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两个字共出现203次,成为报告中最高频的词汇之一,这充分表明了党对人民群众和民生工作的重视。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共同创造美加好的生活,让民生领域工作更上一层楼。
谋人民幸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谋人民幸福就是要让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是为最广大人民谋幸福的价值取向。走进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表明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和社会的整体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结构更多元,层次也更高,这也符合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观点,即“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为此,新时代改善民生工作,谋人民幸福就要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解人民忧虑,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民生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民生保障和改善水平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提高,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但是,距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民生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民生工作还有不少不如人意的地方,民生的保障和改善还存在短板和弱项,还需要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
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最大的短板就是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我们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长期以来,我国的贫富差距较大,城乡收入悬殊,特别是边远地区贫困人口众多,脱贫攻坚工作面对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但越艰巨的任务,就要讲究科学施策,脱贫攻坚要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精准、资金精准、措施精准,下足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功夫。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同时,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强化底线和红线意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肃的问责抓好安全生产;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保障人民安全安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下大力气解决环境突出问题,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真正做到想人民之所想,解民生忧虑,在发展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谱民生新篇,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构筑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实践证明,只要我们一心为民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就会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民生领域也有新期待。因此,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在民生问题上,党和国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目标和发展领域,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帮助促进社会的平衡发展,对于破解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具体的政策举措,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等,这些政策真正地做到了顺民心、厚民生。我们相信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脚步会更加坚定,社会发展前景会更加光明,民生领域会谱写出更加美好的新篇章。(市委党校 王爽)
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严禁在互联网发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闻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4583608537 举报邮箱:baitiebin@163.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黑B2-2008097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12006001 哈公网监备23010002003717号 | ||||
版权所有: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中共伊春市委宣传部 伊春日报社主办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