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县调研时首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15年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式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进中央文件,成为指导我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2016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黑龙江代表团审议和亲临我省我市调研考察时,创造性地提出“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了“两山论”的重要内涵。2017年10月18日,“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首次被写入十九大报告,这进一步昭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也再一次吹响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号角。
“两山”是指“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山论”的提出,是从认识论的角度重点强调三个方面的命题,即:“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若要践行好“两山论”,首先必须正确认识以上三个命题的科学内涵。
一、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这是“两山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者之间的统一性和兼容性,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两大基本目标,既要保护好生态环境,维护好生态平衡,又要发展好经济,让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既要生态美,又要百姓富。现实中,如果光讲绿水青山而不顾金山银山,老百姓将长期处于贫穷状态,这是比环境污染更为严重的“贫困污染”,难免进一步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境地,最终也保不住绿水青山;而光讲金山银山不顾绿水青山,甚至牺牲绿水青山来换取金山银山,无异于饮鸩止渴,竭泽而渔。唯有切实做到两者兼顾,才能真正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的良性循环。这是站在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做出的科学正确的结论。
二、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这是“两山论”的抉择逻辑,也就是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必须做出的“宁舍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的科学抉择,体现了两者的对立性和矛盾性,明确了在特定条件下绿水青山在两山矛盾中处于主要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我们经济发展的目的,说到底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如果为了一时的发展付出了高昂的生态环境代价,把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根基破坏了,最后还要用获得的财富来修复和获取最基本的生存环境,就会陷入“越是破坏生态环境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越是要花费更大的投入医治生态环境创伤”的逻辑怪圈和恶性循环中。因此,当经济发挥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不可兼得时,一定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决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幸福为代价换取当代人的富足。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两山论”的精髓,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客观规律,指明了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努力方向,破除了将生态环境保护同经济发展割裂、对立起来的形而上学观点。因此如何有效的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这就要求我们全体公民、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理念,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从实际出发,找准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结合点与切入点,因地制宜地选择适于本地发展的生产产业,让绿水青山在提供好生产产品、发挥好生态效益的同时,提供好物质产品、发挥好经济效益,也就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两山论”重要思想,是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现代表达,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中国探索,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这一重要思想,引领着伊春这座因林而生、因林而兴、因林而衰、因林而转的城市迈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在总书记调研伊春时的殷殷嘱托下,在十九大报告以及省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的重要指引下,伊春市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继续“严守红线不动摇,高标准推进生态建设”,着力通过建好生态功能区,保护好“绿水青山、冰天雪地”;继续“深挖优势潜力,着力调整经济结构”,通过建设绿色物产集聚区,用好“绿水青山、冰天雪地”;继续“突出提质增效,着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通过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彰显“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魅力。因此,深入诠释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让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赋予了伊春林区新的重大使命。伊春人要坚定不移践行“两山论”重要思想,矢志不渝地沿着这条科学道路走下去,源源不断地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努力使伊春生态环境更美好、人民生活更幸福,以实际行动绘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美丽画卷,书写好伊春绿色化转型发展新篇章,让老林区早日焕发青春活力。(市委党校倪慧)
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严禁在互联网发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闻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4583608537 举报邮箱:baitiebin@163.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黑B2-2008097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12006001 哈公网监备23010002003717号 | ||||
版权所有: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中共伊春市委宣传部 伊春日报社主办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