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伊春新闻网  >  林海涛声  >  网络美文
诗词里的元宵佳节
//story.dbw.cn  2018年03月01日 09:16:22

春节过后,正月十五元宵节便如期而至。这个奔放而又浪漫的节日,自古以来就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我们不妨在看花灯、放烟花、吃元宵之余,徜徉在古诗词中,感受一下古人张灯结彩、载歌载舞闹元宵的盛况,也别有韵味。

唐代诗人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中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全诗生动地描绘了正月十五晚上灯月辉映、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尤其是最后两句,诗人用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心理描绘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读来使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同是唐代诗人崔液的这首《上元夜》把元宵节人们通宵达旦,流连在街道长廊之间,观看花灯的情形描画得淋漓尽致。

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的诗人卢照邻则用“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

“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大文豪苏东坡告诉我们宋代的元宵节更是盛况空前。范成大在《灯市行》中这样描述:“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春前腊后天好晴,已向街头作灯市。”女诗人朱淑贞也在《元夜》中吟道:“夸豪斗彩连仙馆,坠翠遗珠满帝城。一派笑声和吹鼓,六街灯火庆升平。”都真实反映了元宵节不仅能观灯赏景,还可以看到歌舞社戏的场面。

众多诗词里,我最喜爱大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的上阕以生花妙笔描写正月十五的夜晚,满城灯火,满街游人,尽情狂欢的热闹景象。下阕叙述了良宵佳节,一对意中人惊喜邂逅的场景。原来在情人的眼里,那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都是背景,只有站在灯火阑珊处的心上人才是最美丽动人的风景。读来让人遐思翩翩,给人以想象和回味。

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通过元宵观灯,触景伤情,抚今思昔,悲从中来,字里行间透着淡淡的忧伤,表达了词人对昔日恋人的一往情深,读来令人愁肠百结。

李清照的《永遇乐·元宵》中写道:“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全词通过在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临安过元宵节两种情景的比照,抒写国破家亡、愁苦落寞的情怀,读来雅丽清新,韵味悠长,堪称元宵诗词之绝唱。

吃元宵是元宵节的重要习俗之一。元宵在我国南方称“汤圆”、“浮圆子”,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宋人周必大在《元宵夜煮浮元子》中写道:“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清代符曾的《上元竹枝词》:“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按中国传统民俗,元宵节这一天人们除了看花灯、猜灯谜,还要阖家团聚品尝元宵或汤圆,寓意新的一年阖家幸福、团团圆圆、生活甜蜜。

作者:钟 芳  来源:伊春日报  编辑:李春红

  

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严禁在互联网发布涉密信息。
伊春新闻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4583608537  举报邮箱:baitiebin@163.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黑B2-2008097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12006001  哈公网监备23010002003717号
版权所有: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中共伊春市委宣传部    伊春日报社主办    yichun.db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