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怎会没有阳光?鸟儿怎会缺少翅膀?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尽管阅读是一种极有价值的活动,但大部分人把它看成了无趣的负担。他们会想,晚上看看喜欢的电视剧、和朋友聚会聊天,如果可以用这些轻松愉快的方式来结束一天,为什么还要看书呢?可是,我们可以换一种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如果你能在不牺牲其他兴趣的前提下,同时获得读书带来的各种好处,为什么不去做呢?”
阅读成就不凡
“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中国是一个有全世界最悠久阅读传统的国家。
读书几乎贯穿于毛泽东主席的一生。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出国访问、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途中,他总是千方百计地挤时间读书学习。睡床上、办公桌上、休息间里,甚至厕所里都放着书。
“腹有诗书气自华”。按照孔子的说法,阅读分三个境界: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习近平总书记从梁河走来,边行进边读书,从知到好到乐,从而把阅读作为一种兴趣、一种习惯、一种精神,乃至一种生活方式。他说:“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他还对青年同志讲:“先贤们的思想结晶,许多人的智慧和成功的经验都在书里,无须经其同意便可拿来为我所用,何乐而不为?”阅读成就了多少天才和伟大人物,毛主席是如此,习总书记也是如此。
作为美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投资人,巴菲特仍然将每天80%的时间交给了读书。他在投资生涯早期,每天要阅读600——1000页。“每天看书500页……知识就是这样悄然起作用的。知识的积累像复利或利滚利,所有人都能做到,但我敢保证,愿意去做的人不会很多。”巴菲特的忠告是:不管你在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都要坚持阅读,成功会眷顾你。
个人如此,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更是如此。
阅读是精神成长、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重要渠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倡导全民阅读因此具有重要意义。“推动全民阅读、提升阅读力的过程就是民族文化得到传承,民族精神得到继承和发扬的过程……”
前有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后有助推全民阅读的《公共图书馆法》,“全民阅读”的集结号因为“法”的支持,奏响华夏大地。
我们进入了新时代,全民阅读正当其时。
阅读助力创建文明城
随着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的脚步,全民阅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市委、市政府把促进全民阅读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有力抓手,专门成立了市全民阅读领导小组,以“林都情韵书香伊春”为主题,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形成了“书香伊春”的阅读新风尚。
据市全民阅读领导小组的信息显示,我市全民阅读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
——建好主阵地,充分调动全民阅读热情。立足植根林都阅读文化,市图书馆先后承办了“林都情韵”“文化进万家”“世界读书日”等品牌活动,以活动引导公众养成读书习惯。在市图书馆的带动下,全市各地图书馆均因地制宜承办和举办了各类读书活动、讲座、培训、电影展播、专题展览等读者活动,切实发挥全民阅读主阵地作用。
——拓展新空间,“森林书房”提升阅读品位。我市在承办省第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中,以“做模式、打样板”为目标,精心打造“森林书房”精品项目,这是推进文旅融合的重要举措,为长时间在景区旅居的游客提供了更丰富的文化旅游选择。自2019年7月我省首家“森林书房”——我市桃山桃源湖风景区“森林书房”正式建成以来,又相继在九峰山养心谷、“岭尚·欲雪”民宿、五营汽车营地、市游客服务中心、透龙山景区建成6座“森林书房”,省、市、县(区)三级图书馆先后投入各类图书1.6万余册,为广大游客倾力打造“最美悦读空间”,让他们在绿色森林里享受天然氧吧的新鲜与舒畅,在“图书森林”里汲取“书本氧吧”的养分和能量。
——打造生力军,做强做靓活动品牌。我市坚持市县(区)两级联动,按照“一区一品、一地一特”全民阅读品牌建设工作要求,精心打造全民阅读活动品牌。在每年4月23日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的示范引领下,以中华经典、人物事迹、歌颂和赞美家乡为主要题材的“林都情韵——阅读开启智慧人生”诵读比赛,迄今已经连续举办多届。在新中国70华诞前夕,成功举办了“讴歌新中国成立70年·为新中国献礼——伊春市诵读盛典”晚会。同时,不断推动全民阅读“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进军营、进农村”。
为满足市民购书需求,开展了“惠民读书日”“你选书、我买单”等活动。关心关爱特殊群体,开展了“阅读与经典同行”“爱心妈妈、留守儿童读书”等活动;为丰富中小学生假期生活,举办了“寒暑假读书活动”“妈妈导读师”亲子阅读大赛等活动;利用农家书屋开展“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等等。通过全市各地各单位品牌阅读活动的广泛开展,“人人参与全民阅读,合力共建书香社会”的社会共识日益凝聚。
中共伊春市委宣传部转发中宣部《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下发《关于持续推进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推动我市全民阅读。
阅读环境变化带来思考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6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较2020年3月增长362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7.0%,较2020年3月提升2.5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9.32亿,较2020年3月增长3546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2%,较2020年3月基本持平。截至2020年3月,大陆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较2018年底增长7992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3%,较2018年底提升0.7个百分点。这说明,网民规模增长迅速,对应数字阅读的人数也在迅速增长。以网络文学为例,截至2020年6月,大陆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67亿,较2020年3月增长1169万,占网民整体的49.7%;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65亿,较2020年3月增长1260万,占手机网民的49.9%。由此可见,数字阅读平台增长速度快,并飞速向移动客户端进军。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2019年大陆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1%,较2018年的80.8%提升了0.3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9.3%,较2018年的76.2%上升了3.1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发展提升了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但这也带来了纸质阅读率增长放缓的新趋势。
而数字阅读的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并与丰富的网络应用相结合。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网络用户规模呈现较大幅度地增长。其中,在线教育、在线政务、网络支付、网络视频、网络购物、即时通信、网络音乐、搜索引擎等应用的用户规模较2018年底增长迅速,增幅均在10%以上。这些网络应用与数字阅读相结合,丰富了数字阅读市场。与之对应的是,在线教育增长促进在线阅读增长,网络支付增长促进付费阅读习惯养成,网络音乐和网络视频增长促进网络阅读多元化。
怎样看待这一种变化?
著名作家王蒙在世界读书日中谈到:现在我们能看到一种现象,在网络上搜索《红楼梦》,可能前五页搜到的都不是曹雪芹的原著《红楼梦》,而是各种各样的影视作品。搜《三国志》,也不是西晋史学家陈寿写的史书,几乎都是游戏。跟看影视剧、玩游戏、玩社交媒体的人相比,今天还在大量阅读名著的人,可能占全部人口的比例不大。但我对文学的认知、对书写的认知却并不悲观。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这样作解:这个问题应该分两个角度来看。我认为这是“阅读的喜悦”和“读书的忧伤”。从广义上来理解,读书、读报纸、读手机都是阅读。电子设备的普及,让可供阅读的介质和媒体越来越丰富、阅读的人群越来越多,人们对信息的掌握比过去及时、丰富了很多,某种程度上消弭了以往城乡之间、甚至文化程度不同造成的差距。与此同时,这也导致了读书的忧伤。很多人每天不停翻看手机,能完整读完一本书的人越来越少。新媒体传递的是一种碎片化的信息,即使它的知识体系是完整的,阅读也是浮躁的,在不停地切换“频道”时,对知识的深度学习、系统化掌握是有困难的。虽然暂时还没有调查和实验数据支撑,但这种阅读习惯的改变对人的思维方式肯定会产生影响。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看得多、思考得少,信息多、知识少,“罔”的现象会越来越严重,对青少年的影响会很大。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黄志坚则表示:电子阅读以及深阅读的碎片化,确实对我们图书出版业会造成巨大的,甚至可能是颠覆性的影响。但是,由此来判定我们的阅读环境,则很难简单地作出“好”或“坏”的回答。“好”或“坏”,取决于我们如何应对。一方面,碎片化阅读确实可能稀释思考的深刻性,削弱注意力的持久性;另一方面,它也加快了阅读的更新换代、充分共享,打破了传统读书的时空限制。
据记者的随机调查,很多人持有这样的观点:将电子阅读与图书阅读结合起来,推动全民阅读。
全民阅读 任重道远
不久前,记者走进了市图书馆,采访了馆长王学文。王学文说,推动全民阅读,公共图书馆重任在肩。随着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的脚步,全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也在不断发展进步。尽管如此,从借阅量来看,市民阅读热情并不高涨。抛开网络阅读平台的影响,市民的阅读意识还需加强。
王学文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有一次,一个孩子拽着家人走进图书馆,孩子说:“我说有这地方,你们偏说没有!”大人说:“还真有这地方,那就给你办个证吧!”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为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市民的阅读意识,市图书馆想了很多办法,开展了一些活动。自2010年连续开展了9年的少年儿童诵读比赛。对此,王学文坦言,开展这样的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想通过少儿活动,带动家长参与,从而加入阅读队伍。
记者在市中心区逛了多家书店,发现多是家长为孩子购书,与售书者攀谈,成人自己购书很少。记者也随机走访了几个快递公司,得到的信息是,书籍邮购仍然以少年儿童读物为主。
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爱阅人物获得者朱永新先生在去年“两会”期间,再次向大会提交提案,继续倡导全民阅读,建议设立“国家阅读节”。当有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十分严肃地指出,全民阅读是提升公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竞争力最有效、最直接、最便捷、最廉价的办法。
人们不会忘记这位委员曾经讲过的一席话:对一个人也好,对一个国家也好,全民阅读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一个人的精神发源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从来都是这样,每当到一个历史节点的时候,总会将读书提到新的日程上来。而今习总书记作出世界呈现一个百年之大变局的论断,重温习总书记的号召,读书,读好书,乐读书,把全民阅读提到一个新的层次,是国家的幸事、民族的幸事。
悄悄地问一句:今天,你阅读了吗?
(本报记者冯超)
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严禁在互联网发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闻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4583608537 举报邮箱:baitiebin@163.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黑B2-2008097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12006001 哈公网监备23010002003717号 | ||||
版权所有: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中共伊春市委宣传部 伊春日报社主办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