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伊春新闻网  >  林海涛声  >  网络美文
我的农家院
//story.dbw.cn  2018年01月23日 10:39:54

  现在一提农家院,首先想到的是那种旅游景区的商业餐饮模式,刻意的房子,刻意的装修,刻意的菜品,就连门口的大红灯笼,都透着夸张及做作,因为来此消费的人,要么层次不低,要么就价格不匪,农家院,再无农人了。

  故此,我更怀念起我的农家院,纯纯的土生土长的东北农家小院。两间半草苫的土坯房,是爸当年花三百块钱买来的,并精心修缮,周围是木头篱笆,新装两面大窗子,却也显得周整且漂亮。每每回到家,老远先看到大门囗的两棵白杨树,它几岁了我不记得,只是在记忆深处,春绿,秋竭,冬迎雪,一直如同一位忠诚的卫士,挺着粗大笔直的树干,一丝不苟地守着家护着院。

  每当一进院子,先窜出一条毛色金黄锃亮的半大家狗,摇头晃尾,左蹦右跳。接着,满院子肥鸭笨鹅,叫声此起彼伏,就连小草鸡也会伸长脖子随声附和,好似老朋友般互相问候。放眼便是屋前屋后的农家小菜园,垄沟,垄台,横平竖直,且植被高矮错落有致,高的豆角架、黄瓜架,矮的柿子、茄子和辣椒,甚至还有香瓜和西瓜等应季瓜果。园门囗的辘轳水井及大酱缸则是家家主要设施,甘甜的地下水,醇香的农家酱,如同每家每户的生命之泉及体能的贮备库,传统的工艺,纯手功制作。人不可一日无盐,餐不可一日无酱,资源匮乏的年代,巧手的妈妈就用这一勺勺橙黄醇香的大酱,为我们烹饪了不知多少美食。酱缸周围总会留一小块空地被姑娘们撒上花种,当时最高级的当属地瓜花了,茎高大,叶翠绿,花朵火红,金黄,水粉,层叠厚重并花期长,可开到老秋,堪称东北大牡丹了。花丛四面则配上稍矮一点的笤帚梅,不登高,小荚竹桃等,远远望去,姹紫嫣红,芬芳满园,这也预示着谁家的姑娘多,谁家的花色就全,谁就更爱生活吧。

  当冬天来的时候,小菜园被收拾得干干净净,并碾压平整,然后泼上一桶桶的水,结成光溜溜的一层冰面。好奇怪吧,是孩子们淘气想建滑冰场?当然不是,而是为了做打谷场。那时还没有脱粒机,秋天收回的粮食是成枝成捆成垛的,在天冷的时候,需把它们均匀地铺在用水浇过的光滑硬实的冰面上,然后围上一圈人,邻里互相帮忙,一起抡起一种叫镰子的工具反复敲打,便把粒子脱出来了。每每这个时侯,是家家户户一年中的大事儿,农村叫打场。粮食脱粒的日子,既有劳动的快乐,更有收获的喜悦,此时,也预示着一年劳作的结束,大家在一顿酣畅淋漓的庆功酒中,静候新春佳节的到来。

  而我的老房子,则张着两扇窗子,如同一位慈祥的老人,每天乐呵呵的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日复一日,斗转星移,四季轮回。

  如今再回到家,大杨树没了,老房子也被换成了钢筋水泥结构,院子都是水泥铺成的,虽干净,平整,却没有了泥土的芬芳气息。肥鸭,笨鹅,草鸡,半大狗却真的走了,菜园也不用浇水冻成打谷场了,家家都有了最先进的脱粒机,一个人就可完成几十亩地的播种收割,所以,再也不需要大家聚在一起相互帮忙的场景了,每家每户要么院门高筑,要么锁门闭户……是啊,年轻的妈妈们上城里陪读了,姑娘们也都出去打工了,没人再看顾酱缸,更没人再种花种菜了,我也就好久没回家了。

  喧嚣过后,静坐下来,可每每最想的不是现在高冷的繁华,而是我的白杨树,木篱笆,还有老房顶上新苫的青草气味,及半大狗追赶着草鸡笨鹅的欢畅场面。冥思中,又仿佛闻到了那满屋子纯朴的酱香,酒香,伴梦的香!井水甜,笑声甜,生活的甘甜!难忘我的农家小院,难忘给我遮风避雨,伴我无忧童年的慈祥老屋。遥望过往,双手合十,小院安好,老屋安好!

作者:冬 阳  来源:伊春日报  编辑:李春红

  

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严禁在互联网发布涉密信息。
伊春新闻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4583608537  举报邮箱:baitiebin@163.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黑B2-2008097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12006001  哈公网监备23010002003717号
版权所有: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中共伊春市委宣传部    伊春日报社主办    yichun.db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