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届伊春市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高 环
(2017年7月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
林都之夏,满目葱翠,天朗气清,溪流碧透。几天来,全市上下都沉寂在盛大节日氛围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大江南北嘉宾汇聚,天南地北游子归乡,忆乡愁、话旅游、谋转型、促发展,探讨形成了诸多思想成果。充分吸纳各位领导、嘉宾、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立足伊春全域旅游发展实践,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首届伊春市旅游发展大会,目的就是要以创新的思维、改革的办法,推进伊春全域旅游再升级。
去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龙江,首站到伊春。总书记指出,你们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认识和诠释,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继续努力,书写好林区转型发展新篇章,让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谆谆教诲,是我们前行的指南和巨大的动力。一年来,我们始终把总书记“两座金山银山”重要思想作为林区转型发展的方法论,大力扬绿水青山之长,借冰天雪地之势,念好“山水经”“冰雪经”,加快推进伊春绿色化转型发展。
今天的旅游发展大会既是一次发展成果的汇报会,也是站在新起点向全域旅游再进军的推进会。
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嘉宾,长期以来对伊春旅游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伊春》。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都有一座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憧憬、不同的愿景。“一万个观众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梦想当中的伊春什么样?我们要一个什么样的伊春?我想,无论是居民,还是游客眼中、心中,她都应该是绿色的、健康的、美丽的、时尚的,山水田园,恬静悠然,青春灵动,是人们的“诗意栖居”理想地、盛世乡愁存放地、特色文化弘扬地、生态产业聚集地,是一个美丽大公园、和谐大家园、康养大乐园。
——我们想要的是一个绿色的伊春。生态是伊春发展的“根”和“魂”,绿色是伊春的本底。“林都迎宾不用酒,捧出绿色就醉人”。绿色伊春,景色天成。“群山为砚水为墨,铺开兴安九尺阔”。梦想中绿色的伊春,应是一幅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墨丹青。在这里生态本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在自然面前保持敬畏,少一些“人定胜天”,多一些“道法自然”。蓝天白云、远山近树、小桥流水、鸟叫蛙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自然生态得到了最好的保护。在这里生产方式绿色化。产业选择绿色生态无污染,生产过程绿色低碳循环,资源利用集约高效,产品天然健康有机,好山好水好空气生成了众多“从林间地头到百姓家中”的生态产业链,绿色大森林变成了“绿色大厨房”“绿色大药房”“绿色大菜园”。在这里生活方式绿色化。人们有着自觉的生态认知、自律的生态保育、自警的生态捍卫。绿色家居、绿色消费、绿色出行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生态价值观成为城市的主流价值观。
——我们想要的是一个健康的伊春。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长度,更在于高度和宽度,在于生活的品质和身心的健康。人类从森林中走来,寄情山水,放松身心,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诗意栖居”的理想追求。400万公顷的浩瀚林海,赋予了伊春天然的健康基因。健康伊春,崇尚健康理念。弘扬健康文化,注重科学养生,遵从中国传统岐黄养生理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动静相宜,动以养身、静以养心,既养心又养身。“心者身下之主宰”“境由心造”“烦恼心生”。置身伊春,修心养心,远离喧嚣,远离雾霾,“吾心安处是故乡”健康伊春,健康供给丰富多元。“学、养、康、游、乐”一体,来到伊春,听养生讲坛,食山珍美味,游自然山水,享森林养疗,做森林瑜伽、森林太极,体验自然水域垂钓、户外露营、滑雪漂流乐趣,畅游大森林,乐在天地间。健康伊春,健康服务贴心暖心。健康管理、健康服务全方位、全周期,完善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弘扬中医养生文化,发展医养结合养老养生产业,既治“已病”更治“未病”,让久驻的养生者颐养生命,让常住的养老者颐养天年。走进“伊人之春”,永葆健康、永葆青春;走进“伊人之春”,就来到了“休闲避暑胜地、养生度假天堂”,足以让生活返璞归真、让生命返老还童!
——我们想要的是一个美丽的伊春。“伊人之春”,天生丽质。伊春之美,不仅是外在“高颜值”,更要内在“高素质”。内外兼修,形神兼具,处处体现自然之美、悠然之美、人文之美。美丽伊春,美在自然。“大道至简”。自然简约是一种高雅的美。城市建设少做“加法”、多做“减法”,不搞画蛇添足的人为附加,不大拆大建、大填大挖,彰显自然神韵,保持山水田园气息。自然风貌与建筑形态完美嫁接,依山就势,显山露水,拆墙透绿,“修旧如旧”,让城市空间更加舒朗、精致,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美丽伊春,美在悠然。空气纯净、环境干净、意境宁静,漫步青山绿水间,呼吸中国好空气。洗尽铅华,远离浮躁,一杯清茶,一壶老酒,一抹书香,一缕清风,静听花开花落,坐看云卷云舒,“慢生活、心无瑕,悠然伊春”,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与恬淡。美丽伊春,美在人文。倡导“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伊春形象”,弘扬林区人大气包容、热情质朴的优良品格,引导人们向阳、向上、向善,美自心灵、美自内心的安宁、美自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让居者幸福、游者舒心,每个人都有心灵归属感、幸福获得感。
——我们想要的是一个时尚的伊春。兼容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相得益彰,完美统一。既有山水田园韵律,又有方便快捷的现代生活,在时代面前不落伍,始终追赶时代节拍。产业时尚。森林食品、林都北药、家具家居、木制工艺品生产方兴未艾,引领时尚消费需求。业态时尚。创客大学、创客空间、会展赛事、民宿酒吧、主题客栈、书吧茶吧咖啡厅,承载创业梦想,释放动感激情。体验时尚。一部手机玩转伊春,“吃住行游购娱”全部搞定。“大智移云”全面融入智慧旅游,实现旅游的大数据引领、物联网支撑、移动互联网主导、云计算存储,给游客带来“山居福地、乐享伊春”的丰富体验。
同志们、朋友们!
绿色的伊春、健康的伊春、美丽的伊春、时尚的伊春,是对“全景伊春”的线条勾勒。把美好的愿景变为现实,需要有效的载体来承载。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了“田园综合体”的全新概念。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即被有关权威专家解读为:一个生于“天字号”文件的国家命题、一个打造“诗意栖居地”的时代课题。小空间承载大战略。林业属于大农业范畴。结合伊春资源禀赋、历史人文,循着“田园综合体”的创意,我们应深入打造“山水田园综合体”,以此支撑全域旅游,推动旅游业提档升级,建设绿色、健康、美丽、时尚伊春。
“山水田园综合体”,核心定位是“诗意生活、产业融合”,宜游宜业宜居。依托景区景点,以特色山庄为“点”、特色沟谷为“线”、特色小镇连“面”,点线面结合,全景打造、全域升级,构建三产融合、“三生”集合的立体空间,实现景城一体、城乡一体、主客一体,为你为我为他,打造“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新时代的“桃花源”、现代版的“田园牧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即生活。旅游更是精神消费,体验的是情感,留下的是记忆、是情怀、是心灵的升华和阅历的丰富。当今,中国旅游已进入4.0时代,即旅居时代。这一时代,人们渴望从钢筋水泥的城市中走出来,走入山水田园,享受别样生活。两亿左右的中产阶层,已成为引领和推动旅居消费的主流。人们更加渴望诗意生活,更加注重心灵的休憩,更加期盼“初心”的回归。
“山水田园综合体”,能更好地顺应人们“回归自然、回归健康、回归文化、回归体验”的消费需求,实现“全域旅游、主客共享”,实现以满足游客需求为中心的旅游供给创新。当下,国内旅游消费需求呈现出五大突出趋势:一是从有景点、有目标到无景点、无目标。传统旅游是有备而去,直奔主题,现今的许多旅游者,无景点、无目标,或呼朋唤友,或单人独骑,驱车乡野,放松心情,漫无目标,随性而游,兴尽即归。二是从大众化转向小众化、分众化和个性化。过去的景点旅游,千篇一律,现今的旅游者更追求分众化、小众化和个性化。三是从购买服务到自我服务。过去旅游是依靠社会提供吃住行等服务,现今的旅游正向自主服务延伸,不需要提供交通工具的自驾游、不需要提供住宿的房车游、不需要导游导引的智慧游成为时尚,“自己动手,自由自在”。四是从蜻蜓点水到常驻久居。感受文化、感悟历史、探寻神秘、丰富阅历、调养性情、提升境界的深度游,得到更多的旅游者的青睐。旅游不再是走马观花的“到此一游”,而是“生活在别处”的真实体验。五是从观光休闲到悟道体验。不断涌现的画家村、艺术家村、音乐家村,已然是悟道体验式旅游的范例。
把握旅游发展大势,追求“山水田园综合体”的美好愿景,应遵循符合伊春实际的建设理念。
一要以旅游为先导。开发不同主题特色的休闲观光产品,是提升人气、提高效益的关键所在。“山水田园综合体”的规划建设,首先要从旅游的角度考虑,统筹“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让游客有特色美食可吃、有乡村民宿可住、有便捷交通可行、有优美景色可游、有山特产品可购、有娱悦项目可玩。规划贵在独具慧眼,创意贵在匠心独运。绿色的森林、静静的湖水、广袤的湿地、晶莹的白雪,都是观山、赏景、玩水、戏雪休闲体验的宝贵资源。一段溪流、一座木桥、一棵古树、一处老宅都有诉说不尽的故事。旅游本就是一个无中生有的产业。瑞士“三无经济”当中,一个重要的“无中生有”经济就是旅游业。我们到河北保定考察时,去年河北首届旅发大会横空出世的“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当中的恋乡?太行水镇、四季圣诞小镇,都是“无中生有”的范例。在全域旅游时代背景下,更应努力追求无中生有,有中生奇,奇中更奇。
二要以产业为核心。没有产业支撑的“山水田园综合体”,只能是一只“空皮囊”,很难得以持续。旅游是“山水田园综合体”建设的重要承载,而不是全部所在。要坚持以“旅游为绳”,充分发挥旅游的核心引领作用,“合纵连横”,拓展、延伸、关联相关产业。加强资源整合,树立“旅游+”思维,推动旅游与森林食品、木制工艺品以及文化、体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使一二三产业在“山水田园综合体”相互关联、互为补充、融合发展,构建起一个多业并举、多业繁荣的产业综合体。
三要以文化为灵魂。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挖掘森林文化遗存,凸显林业文化、生态文化、红松文化、创业文化。深度挖掘伊春恐龙文化、金祖文化、鄂伦春文化、采金文化、闯关东文化、抗联文化、军旅文化、知青文化等各文化元素,在“山水田园综合体”中予以情景再现,打造体验经济,促进“情景消费”,延续林区文化根脉,让游客在文化体验中,找寻淡淡的乡愁,感悟生命的价值,尽享旅游的快乐。
四要以“让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为根本目标。“让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伊春林区的殷切嘱托。“山水田园综合体”是实现林区振兴发展,“让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的有效载体。深入诠释“两座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念好“山水经”“冰雪经”,全域建设,全景打造,让新时代伊春旅游早日“蝶变”,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一张白纸可以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山水田园综合体”,是一个全新的理念,更是全域旅游建设的系统工程,要用新理念谋划,新思维引领,新机制建设,实现起步精彩,过程出彩,结果光彩。
要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先行,企业主体、市场运作,重点推进首批特色小镇、山庄(沟谷)建设。“好的规划是成功的一半”。“山水田园综合体”是宜游的景区、宜业的平台、宜居的家园。要坚持以高起点规划为引领,统筹生态生产生活和谐发展,构建合理的产业布局,宜居的生态环境,完美的配套设施。首批重点规划建设的10个特色小镇、10个特色山庄(沟谷),要聘请一流规划团队,立足小镇不同主题定位、自然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内涵等要素,统筹规划设计,确保立意高远,切合实际,利于打造。“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特色小镇、山庄的建设,要立足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吸引本地、外埠企业及归乡伊春人积极参与、保障服务,实现互利共赢。特色小镇、山庄建设,要与美丽乡村、林场所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强力开展卫生环境大整治,提升全域卫生环境,真正让伊春成为一个美丽的大公园、和谐的大家园、康养的大乐园。
要构建“大通道”,强化基础设施支撑。要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重视通道建设的难得机遇,积极做好伊春至哈尔滨快速铁路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要推进林都机场改扩建,开辟更多空中航线。积极推进汤伊公路和7条旅游公路建设,打造中国北方最美旅游景观路。要主动应对自驾游、自助游、家庭游发展趋势,规划建设好慢步道、骑行道,特色精品客栈、主题酒店和休闲度假民宿。加快旅游集散、导视系统建设,为游客“快游”提供精准导向。要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景区景点要全部消灭旱厕,重点景区景点提供“第三卫生间”。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重点景区、旅游主城区尽快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推进“智慧旅游”与“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地理信息”等“智慧城市”平台高度融合,为市民、游客提供良好的智能服务。
要激活旅游消费,强化产品有效供给。旅游产业的发展进程中,旅游产品供给如何吸引人、留住人,赢得游客乐于消费,是检验供给成功与否的关键。发展旅游产业,要有经营头脑、企业家思维,要算好“投入产出账”。只有投入,没有合理收入,只是自娱自乐而已。春夏秋冬四季旅游项目设计,“吃住行游购娱”产品设计,都要遵循市场规律,有明确的目标群体、市场预期,始终把握如何吸引人、留住人、激发人消费欲望这一关键。不能长官意志、盲目蛮干。全域旅游建设,绝不是“遍地开花”。旅游是大投入、慢产出的产业,要强化顶层设计,保障产品的有效供给。要坚持“全市一盘棋”,统一布局,集中打“点”,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各地所有新建项目、已有项目改造升级,要经市统筹规划后方可实施,要坚决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避免同质化恶性竞争。
要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提升综合服务水平。要坚持“游客为本,服务至诚”的理念,积极推进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不断加强行业内部从业人员管理和培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服务管理水平。重点抓好银行、通信、交通、公安、物价等窗口单位和服务部门的作风改进和服务效能提升。结合全国文明城创建,加大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加强旅游服务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和查处“黑大巴”“黑出租”非法营运以及商家宰客等行为,维护游客合法权益。加强旅游诚信建设,抓紧建立旅游行业信用评价、失信惩戒和黑名单制度,努力形成文明、安全、有序的旅游发展环境。
要创新旅游发展体制机制,增强旅游发展活力。要结合国有林区改革,优先剥离各林业局优良旅游资产,重点旅游区域尽快组建旅游公司,搭建市场化运营平台。总结推广桃山庄旅游公司运营经验,提高企业市场化经营能力。充分发挥市旅游集团融资平台作用,通过信贷、企业债券、信托等多种形式,为投资开发旅游项目提供资金保障。积极推进银旅合作,加大金融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采取PPP合作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兴建旅游项目、参股旅游企业。市里将拿出1亿元成立旅游发展基金,争取撬动社会资本100亿元。要强化人才培养,探索尽快成立伊春旅游学院,开办旅游规划、导游、产品开发、市场营销、项目策划、旅游电子商务以及养老专护等专业,不断提升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加快形成行政管理、企业经营、行业服务三个层面相配套的旅游人才体系。
同志们、朋友们!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事业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心系绿色伊春、健康伊春、美丽伊春、时尚伊春的美好愿景,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山水田园综合体”,要始终保持“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状态,展现“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释放“鲶鱼效应”、发挥“狮羊效应”、规避“木桶效应”、放大“蝴蝶效应”。“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释放“鲶鱼效应”。现在全国各地全域旅游可谓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伊春的旅游,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不创新,就没有出路。要以“鲶鱼”的引入,激活伊春旅游“一池春水”,着力向先进地区学习,积极创新旅游发展模式、营销方式、新兴业态和旅游产品,打破常规思维,摆脱路径依赖,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市上下都要像“沙丁鱼”一样紧张起来、活跃起来,不断提升工作精气神,拧紧螺丝、紧逼加压,夙兴夜寐,推动全域旅游快发展、大发展。
——发挥“狮羊效应”。各级领导干部特别党政“一把手”,是推进旅游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一定要发挥好“狮子”的引领作用,学会跳出伊春看伊春,在旅游发展中放宽眼界、高点定位、迈大步子,在更高层次、更大格局中去研究、谋划和推动。只有这样,才能看到差距与不足,才能在机遇面前不等待、不观望、不懈怠,才能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各级领导干部要带领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咬定目标踏实干,责任上肩,工作下沉,放开手脚敢负责,奋发有为勇担当,一锤一锤钉钉子,让伊春旅游发展美好蓝图变成现实,闯出伊春旅游发展一片天。
——规避“木桶效应”。“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作为旅游后发地区,要补齐思维上的短板,牢固树立“四个思维”:以绿色化思维,放大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的生态特质;以金融资本思维、互联网思维,为伊春旅游业发展注入金融血液、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以法治思维,营造公平公正、安全有序的旅游发展环境,打出一套发展组合拳,以新思维引领新发展。我们要补齐供给上的短板,紧盯游客需求,丰富产品业态,丰富游客体验,精准发力,创新供给,完善服务,丰富“伊人之春”在游客中的印象和记忆,真正让广大游客游得开心、游得舒心、游得放心。
——放大“蝴蝶效应”。小事牵连大局,细微关乎全盘。要从细处着眼,从小事做起,由小见大、由小带大,才能引发旅游“蝶变”,让伊春旅游破茧成蝶、浴火重生。我们要注重细节,追求完美,无论做规划,还是做产品,无论上项目,还是搞运营,无论抓服务,还是促营销,都要弘扬“工匠”精神,下一番“绣花”功夫,让伊春的旅游在精细中出彩,在追求卓越中赢得发展未来!
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严禁在互联网发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闻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4583608537 举报邮箱:baitiebin@163.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黑B2-2008097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12006001 哈公网监备23010002003717号 | ||||
版权所有: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中共伊春市委宣传部 伊春日报社主办 yichun.dbw.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