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尾与长鞭仿佛,急促地鞭策人们的目光,不断烘托腊月的气象。这样的时刻,记忆总在深吻着年的模样,留恋过往的情结,与吉祥缱绻与欢乐碰撞。原来,年是镶在岁月的金边儿,家家户户总是在这时刻,彰显着幸福和吉祥。
时光切割记忆,人们感叹岁月的成长,那些代表时间的尘土,把曾经的瑞年一历一历收藏,年在人们的记忆里,烙印着激情燃烧的过往。年的色彩,刻在人们的印象中,恍惚深刻的“初恋”,永生遗忘。
进入腊月,人们的脚步开始奔忙。回家成了所有人的热望。可是,现代的年味与过去的景象,有着天壤之别,今非昔比的不仅是年货,不仅是新衣,年俗已旧貌换上了新装……
从前,小孩子最大的愿望,便是过年了。在过去,曾经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贴窗花点鞭炮,回家过年齐欢笑。腊八一过,孩子们央求大人,快点快点杀年猪,买糖果,购新衣,选年画,买鞭炮……
等二十三小年一到,大人们开始扫房,祭拜灶王爷。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
而为孩子们缝制的新衣,要在三十的下午方可穿上。穿新衣与中国古老的农耕社会有关。过去是农耕社会,特别是黄河流域,一年一熟,也就是到了年底才总结,才发薪金,当新春开始的时候,万象更新,要从里到外都有一种新的气象。所以,穿新衣就像穿在身上的春联,代表对春天的庆贺。民间传说,穿新衣还可以辟邪,同时又是吉祥的象征,因此,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过年的时候,都要给自己穿上新衣服。
然而,我们生活的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这个时代有别于农耕社会,不用一年一总结,一年一发薪金,可以一月一开支,月月买新衣,日日购“年货”。司空见惯的幸福和快乐,不仅在过年时候才能体验得到,每个平常的日子里,幸福无处不在。所以,当人们感慨现代的年味和过去的年味大相径庭时,不要忘记,那些被人们深爱过五千多载的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曾被炎黄子孙视作精神的高度,自古往今来,又在新世纪的春天里,让春联兴高采烈,任千家万户张灯结彩,让红红的中国结,尽情舞动春天的故事,让亲人的围暖灿烂团圆的分秒、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