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林海涛声 > 散文欣赏 正文
理发趣谈
http://story.dbw.cn   2016年02月23日 16:53:18

  修剪头发,是当今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一年当中,无论男女老少,都要数次去理发店,或剪或剃、或染或烫,使自己的发型随着年龄和时代的变化而变换。孰不知,古代的汉民族认为头发受之于父母,不能随便剃除,故而多留长发,并随着朝代的更替,或散披,或盘头,或束成发髻,以簪子别之。到了汉代,才出现以理发为职业的手工匠人。延续到元、明两朝,理发的人更为普遍。清朝建立后,立下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法令,男子一律头前剃光、头后留辫,致使理发业空前发展。城镇中,理发的店铺应运而生,还有挑着担子的剃头匠人游走四乡。因为担子一头是炭火炉烧着热水,一头是板凳和理发工具,所以就衍生了一句形容一厢情愿的歇后语叫“剃头挑子——一头热”。

  辛亥革命后,男人废除了长辫,或蓄短发,或剃光头。城里的时髦女人也效仿外国人开始烫发,理发业猛增,并开始使用新式的理发工具。从那时起,理发匠人的工作内容不单纯是剪发、剃须,还兼有饰发、美容、推拿、按摩和接骨、正骨的功能。他们的称谓也不再是“剃头匠”,而是“理发师”。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居住的小镇里较大的单位都设有理发室,为本单位职工服务。除此之外,还有两处为大众理发的地方,一处在街里,一处在机关浴池。后来,我还发现有一位走街串巷的理发师傅,他手中拿着一种叫“唤响”的响器,拨动后会发出“叮铃铃”的响声。有些不方便出门的老人和孩童听到这个声音后,就会把他请到家里为自己理发。

  我经常理发的地方是在机关浴池,因为那里的张师傅不但头发理得好,而且还会按摩和推拿。每当他为顾客理完发后,就会施展按、捏、捶、捋的功夫,使每个去他那儿理发的人都会感觉到身体十分轻松和舒服。此外,张师傅为人仗义热情,还会一手正骨的技术。如果有人“错环儿”(脱臼),他都会手到病除。

  “文革”开始后,造反派批斗当权派,指派张师傅给挨批斗的人剃“鬼头”。按要求,他在几个男人的头上横竖各推一推子,头顶上呈现出一个“十”字,显得怪模怪样,人们看后啼笑皆非。当轮到两位女领导时,张师傅犯了难。他心里清楚,男人不管现在被剃成什么样,过后剃个平头就会不伤大雅,而女人如果被剃成这个样子,今后就没法见人了。想到这儿,他在两个女人的头上马马虎虎从前往后只推了一推子,然后走人。或许造反派觉得应该男女有别,所以没有强求。事件过后,那两位女同志因头发较长,很好遮掩,所以看不出被推过的痕迹……

  1975年的冬天,我去山东潍坊公出,一住就是半个月。一天,我来到一个理发店,要理发刮脸。进门后,发现有三位师傅正在忙活,其中有一位是满头白发的老师傅,另两位是一男一女,二十三四岁的年纪,看样子是那个长者的徒弟。我坐在等候席,随手拿本杂志看起来。

  突然,有人带着哭腔嚷道:“你怎么把我的胡子给剃了,我都有孙媳妇了,让我这张脸怎样回家见人?”

  我循声望去,见说话的是一位耄耋老人,为他理发的正是那位女青年。原来,老人在刮脸的时候睡着了,女青年对老人唇上的一抹短胡茬没有留意,在刮脸的时候一并剃去了。据我所知,在山东和我的苏北老家都有个风俗,当儿子娶妻成家,做父亲的都要开始留胡须,以证明自己的身份。即使为了生活方便,不留长髯,也要在唇上蓄留短须,当年我的父亲也是如此。

  面对眼前的状况,女青年急得直哭,不知所措。老师傅上前连连作揖道歉,并许诺老人今后理发一律免费。直到女青年雇车把老人送回家,这件事情才算了结。

  闫洪清/文

作者:  来源: 林城晚报   编辑: 李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