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冬捕好消遣 朝阳永安好洞天
隆冬腊月北风吼,冬捕时节泛热浪。黑龙江上凿冰洞,片片鱼网寄希望。渔民老哥诚好客,鱼儿釜底煮羹鲜。水翻鱼跃好景色,朝阳永安好洞天!
温明军指着家里墙上挂历上的几行字对记者说,这首诗是前些天来自天津的两位游客留下的。
他们参观了老温冬捕。老温把他们让到家里,吃了顿“江水炖江鱼”,喝上了“散搂子”。
没想到两人兴致这么高,“那天我们仨没少整,他俩走时要扔钱,我说啥不要,那俩老弟都急了。”老温说,席间,一位客人作诗一首,拿出笔,“刷刷刷刷”地写在了挂历上。
“我没啥文化,也没细看,你们有文化,看看他们写的啥?”60岁的老温一笑,黝黑的脸上道道皱纹。
老温是嘉荫县朝阳镇永安村农民,也是渔民。家里有他和老伴儿的口粮田12亩地。地不多,好侍弄。除了农忙和禁渔期,他每天都会下江捕鱼。
腊月廿八早7点,记者和老温老两口一起,翻过江堤,来到寒风凛冽的黑龙江上。
步行十多分钟,来到了老温下网的地方。
“前几天还行,这几天鱼不咋多,不知道今天咋样。”极低的气温和刀子般的江风已经让记者说不出话来,但老两口说笑自如。
凿碎清除冰窟窿里新结的冰,开始拉网。刚拉几下,一条约半米长的鱼上到冰面。“狗鱼,能有二斤多沉。”老温说。
接下来,网里只是偶尔出现一两条小鱼,没有记者想象中的几十条、上百条鱼拥挤着欢蹦乱跳,争相跃出水面,令人惊呼的场景。
四片网,不到十斤鱼,一个多小时。
“不少,中了,能卖个二百多块钱。”老温挺满足,“空网的时候也有,现在鱼少了,打鱼的又多,这就行了。”
永安村村主任张玉金说,老温这一年捕鱼收获不错。据他估算,冬季封江之前,老温打上来的鱼能卖一万多元钱。这个冬天,最少还能弄个六七千元。“老渔民了,技术好,经验多,每年都不少整!”
永安村现有28户渔民,家家都有口粮田,禁渔期再打点儿零工,生活还算富裕。江里的鱼数量是少了,可价格也高了。经常冬捕上来的狗鱼、细鳞、花鲶鱼等,贵的时候都几十块钱一斤。
“我在县里有楼,吃喝不愁,冬天在家待着难受,出来活动活动打点儿鱼,整点儿零花钱,挺好!”老温美滋滋地补充了几句。 本报记者 刘建维 刘通 王跃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