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辣白菜“辣”到韩国
听说宝林山特产品公司的订单签到了韩国,这一消息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近日,记者来到宝林山特产品公司一探究竟。
宝林山特产品公司位于友好区,走进山特产品加工车间,一股浓浓的山野菜香味扑面而来,待加工的山货堆成了堆,繁忙的工人们将晒干的蕨菜收拢起来,整个院子里挤满了人,热闹得很。
当记者问起公司的成功秘诀时,公司老板李宝林说:“关键是思路。就像土豆,一斤土豆没几个钱,炒成土豆丝就另一个价,在肯德基做成薯条卖又是一个价。我们就是在产品的精深加工上下功夫,做好包装,打造品牌,才能把产品卖上价。”
“思路决定出路,质量关系生存。”李宝林说:“公司的命脉就是产品质量,客户下的每一个订单,都要按照最严格的质量标准进行加工。”一次,在为韩国客户加工山葱时,李宝林发现收购的山葱叶子变窄了,影响到加工产品质量。经过调查,他发现当地人不注重对野生山葱的保护,只是一味地采摘造成野生山葱的整体质量下降。李宝林专门研究野生山葱的生长特性,最后成功将野生山葱变为人工种植,既保证了野山葱的加工质量,又为公司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如今,公司一年出口山葱近200吨,在韩国市场很受欢迎。
“你们又是怎么把辣白菜卖往韩国的呢?”记者问到。
“辣白菜在韩国人餐桌上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小菜,需求量很大。东北的白菜吃着清脆可口,非常适宜制作辣白菜。为了打开韩国市场,我们与韩国公司合作,引进加工技术,制作出韩国人满意的辣白菜。”李宝林还租了几个防空洞,储存待加工的白菜,以便在任何季节都不间断生产加工。预计每年销往韩国的辣白菜可达600多吨,年利润上百万元。
在谈及未来发展时,李宝林激动地说:“咱们东北的山特产非常丰富,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特色。如果仅是出售原料,可‘白瞎了’这些山货。如今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粗放式的生产模式已经渐渐落伍,加强技术研发,加快企业创新才是出路。要想把产业规模做大、做强,必须在技术上做深、做细。只有融入更多的资金,把山特产从种植、采摘到加工、冷藏做成产业链,形成规模,在深加工上下功夫,才能获得更大的效益。”
如今,宝林山特产品公司的业绩蒸蒸日上,散发出蓬勃的朝气。这艘以科技研发为骨,以产品质量为壳,以品牌特色为帆的“巨轮”,满载着伊春林区的山特产品,乘风破浪,闯出国门,驶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