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风暖人心
本报记者陈晓亮
走进西林区,无论是大街小巷、公园广场,还是在小区道路、市场两旁,宣传栏、文化墙、广告牌乃至建筑围挡上,一幅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广告延绵不绝,分外夺目,使人们在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也沐浴在社会文明进步的阳光里。
这个区以生态文明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林场、进家庭为主要载体,广泛开展“花园式社区”、“生态林场”、“生态校园”创建活动,同时以增加绿景为重点,大力推进公园、广场、街路、居住小区等绿化建设。去年以来,完成城镇绿化面积4.05公顷,栽植树木及灌木2376株,种植花卉25万株;有害生物防治完成6000亩,育苗218万株,定植绿化树苗木10万株,有效实现了“人与城镇、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为该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育苗、开花、结果的沃土。该区组建宣讲团,不定期深入生产一线,与职工群众心贴心恳谈、面对面交流、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引导职工群众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与此同时,以帮助职工群众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难题为出发点,为他们送去书籍、报刊等精神食粮。
该区还根据不同群体和学生年龄段设置目标要求,在教师中开展“树师德、做表率、学先进”活动;将《文明礼仪》纳入课程教学计划,使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围绕懂礼仪、知廉耻、讲文明、遵法纪,在学生中开展“讲美德故事、学美德少年”活动,提升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在广大学生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文明礼仪宣传实践活动、革命传统教育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广大学生感知和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入眼入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引导下,该区作为省级文明城区文明景象、凡人善举不断涌现。在“全省道德模范人物”、“伊春好人榜”等活动中,王玉杰、程义学等先进典型脱颖而出。全区涌现出了2个省级文明单位,3个市级优秀志愿服务组织,3个市级优秀志愿服务队和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