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精彩专题 > 2015两会 > 新常态 正文

永达工艺品——在磨砺中华丽转身

http://yichun.dbw.cn   2016年03月23日 11:54:42

  活灵活现的红松根雕、古朴典雅的核桃工艺品、风格各异的生态木艺……打开伊春永达工艺品有限公司网站,电脑屏幕所呈现的各种美轮美奂的木制工艺品对于任何人来说绝对是一种视觉享受。

  而走进位于伊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小微企业创业园内的永达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有视觉的享受,更有味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

  一堆堆烂树根、一块块糟木料,经过设计、造型、雕刻、打磨、抛光……在时间的磨砺中“华丽转身”为一件件独一无二的精美工艺品,每件作品不仅散发着松香的气息,更蕴含着艺术的大成。

  “我干这行已经20年了,工艺品加工不仅仅是我的事业,更是我的精神脊梁。”永达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力勇用这样一句话开启了记者的采访。

  1975年出生的周力勇,上学时学的专业是汽车设计制造,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从事工艺品加工这一行。

  “要么说啥都是一种缘分,当时也不知道学校为啥把我安排到了乌马河区‘李玉祥工艺品厂’去实习了。结果我就爱上了工艺品加工这行,也选择了这行。”

  别看周力勇现在的事业干得顺风顺水,但说起周力勇的创业历程,可谓是步履艰难。

  毕业不久周力勇就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夫妻双双拥有稳定的工作。此时已经深深爱上工艺品加工行业的周力勇心里始终放不下,经过商量后,周力勇决定放弃现有的稳定工作,走自主创业之路。

  结果他们夫妻的想法刚刚出炉就遭到了双方父母的极力反对,随之而来的就是经济的全面封锁、沟通的全面停止……

  虽然困难重重,但为了实现创业梦想,仅有450元创业启动资金的周力勇夫妇没有回头。

  一台别人淘汰的旧线锯机,一座面积42平方米的自家小门房,临时雇的两名下岗职工,1995年春天,周力勇夫妇凭借这些家当在众人的质疑目光中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由于没有资金购买生产原料,他们只能到亲戚和朋友的家中借用闲置的木料,甚至有时还会自己到山上捡拾树根和倒木,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令周力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迎来的第一笔生意竟然是给光明公司制作外协产品,为了确保产品质量过关,他们没日没夜的在厂房里对产品精雕细琢。他们的付出没有白费,换来的是光明公司对产品的赞许和社会的认可。

  就这样,凭借周力勇踏踏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的意志品质,他们的销售渠道在不断扩大,人脉在不断剧增,收入也在不断增加。

  1997年,他们租下了乌马河区原筷子厂的400平方米旧厂房,开启了新的创业进程。

  通过不断推陈出新,红松沉香木摆件、挂件、佛珠、枕头、钟表、旅游工艺品、核桃工艺品、原生态木艺家具等数十个产品随之孕育而生。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等地区的原材料源源不断的流进永达工艺品厂,这些原材料通过永达工艺品厂的艺术创作,进而成为海内外消费者眼中争相“猎奇”的对象。

  作为以木制品加工为主的生产企业,周力勇最大的担心就是防火和防水问题,由于旧厂房存在房屋主体侵蚀严重、电线线路老化、交通不便利等诸多因素,所以选择新厂房成为周力勇的当务之急。

  2013年,周力勇听说伊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创建了小微企业创业园,广泛吸纳全市有意从事森林产品加工的小微企业入驻园区创业发展,并出台了入驻园区小微企业可免租金使用厂房15年的优惠政策,于是,周力勇马不停蹄的来到伊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经过努力,他拥有了一个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并于2014年年初正式入驻该园。

  “是什么吸引你到这里来的?”

  “这里不仅有免租金使用厂房15年的优惠政策,更有现代化的设施、优良的发展环境和高效的服务体系。”周力勇颇为满意的回答着记者的提问。

  优良的发展环境解决了周力勇的后顾之忧,也更加放开了他的手脚。他先后在省内10多个城市开办了旗舰店,又在北京市朝阳区和河北省大城县开办了直销店。

  如今的周力勇虽然更加忙碌了,但对于他来说收获更多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更是他的人生价值。(本报记者纪晓辉)

作者:    来源: 林城晚报     编辑: 石刚
“互联网+青年就业·创业·创新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由市政府联合新华网共同主办的“互联网+青年就业·创业·创新高峰论坛”于3月18日在红松体育馆举行。
挥毫泼墨激情聚焦 文化大餐送到光明
    “迎新春•走进光明”活动在光明集团拉开了帷幕。
热点推荐
学生减负为何家长不买账
    学生课业负担重、补课多,其实学生家长也是“受害者”。
新华网评:发展校园足球何须“满城尽跳足球操”
    12月9日是“世界足球日”。2015年作为中国足球的“改革元年”,……
低价旅游是贪心还是欺诈
    低价旅游,却透着许多不确定性,价格低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