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区用生态“底色”托起发展“绿色”
伊春日报讯(记者 陈晓亮)从过去工业废弃物的堆积到循环经济串起工业“宝贝”,从产业高度集聚的项目建设现场到客商纷至沓来的生态工业园区……绿色已成为西林区最鲜明、最美丽的发展底色。该区牢牢把握绿色崛起主旋律,经济结构强化“绿色布局”,主导产业主打“绿色品牌”,实现了美丽与发展共赢。
几年来,该区大力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兴区”发展战略,以生态为重,立足实际,大力开发吃配项目,帮助企业从工业废水里“捞油水”,在工业废物里“找金矿”,巧用废钢渣、水渣等工业废弃物,串起“绿色链条”,使过去造成严重污染的工业废弃物变成了如今的“宝贝”,推进“生态工业”落地生花。他们围绕西钢剩余物、废弃物开发的煤焦油加工、粉尘回收加工、炉料加工等8大类30个下游产品,循环经济企业达19户。
该区大力发展科技型、环保型的新项目,围绕矿产资源储量大的优势,把目光聚集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上,打造有色冶炼产业链,几年来,先后引进铅冶炼项目、氧化矿处理项目,矿业开发铁精粉项目等,企业效益逐年攀升。
为促进企业做大做强,该区高起点规划园区,几年来,经过发展建设,园区内基础设施已实现了“五通一平”,“三纵二横”道路框架已经形成,美化、绿化、亮化等工程全面覆盖,开发建设西钢工业园区、西林工业园区、苔青工业园区等四个片区及生态养生区、冶金冶炼区、化工区、新型建材区、公共服务区、仓储物流区等八个产业区,不断提高西林冶金产业园区吸纳大项目、大企业、大投资的承载能力。
通过开展“绿色”招商活动,依托产业链招商、参与会展招商等形式,吸引了大批客商来西林投资兴业。此外,该区加大扶持企业技改力度,切实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发展,全面实现了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企业生产从“高耗”走向了“低耗”,从“多尘”走向了“无尘”。
全市产业项目建设现场会后,该区继续在做大做强生态工业上下功夫。积极为企业争取政策、协服融资。上半年,协调电力部门为建材厂更换变压器1台;为万嘉醇醚燃料公司申报科技扶持资金350万元;为友谊食品加工厂争取奖励扶持资金5万元;为西钢争取到外贸进出口奖励资金50万元,投产项目奖励扶持资金310万元;协助森宇矿业争取到农行流动资金贷款150万元等。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资金短缺、手续办理等难题。富林氧化铁黄项目新建供热站一座,安装4吨锅炉两台,正在试车,年内可投产;万嘉醇醚燃料油项目正在进行土地审批等各项手续办理工作。此外,该区本着“小林业,大作为;小农业,大发展”的工作思路,着力构建多元化农林经济发展格局,实施良种推广计划,加强农业技术指导与服务,引导农户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业林业增效,农户和林业职工增收。上半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亿元,同比增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