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区给人才当“保姆”
本报讯(记者陈晓亮)近年来,西林区积极做好人才的引进、培养、服务工作,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出台人才保障制度,竭力当好各类人才的“保姆”,让人才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近年来,该区先后制定了《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意见》、《引进和使用人才暂行办法》、《优秀人才评选表彰暂行办法》,成立了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人才工作领导机构,修订和完善人才开发政策,并把人才工作纳入区委重点工作目标管理体系,提高了人才工作实效。围绕西林区经济建设的中长期目标和任务,按照“人人都能成才、行行能出状元”的原则,他们开展了优秀人才评选活动,评选出教育教学、医疗卫生、政法、企业管理、种植养殖等8类人才30名。同时,积极兑现人才待遇,区财政给市级优秀人才王萍每月发放津贴300元,西钢集团给林都英才苗青远每月发放津贴500元、市级优秀人才柏洪升每月发放津贴300元。
该区设立了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为人才培养、使用、服务提供财力支持。他们加强人才调查摸底工作,健全人才信息库,畅通了人才信息渠道。在此基础上,该区积极面向重点非公企业、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调查人才需求情况,下发调查表,并制定形成“万名大学生”引进计划。2015年,该区引进大学生17人,均是本科以上学历。该区借才兴业、以业立区,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项目推进、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挖掘西林籍外埠人才资源,编撰了《西林籍外埠创业成功人士信息录》,积极鼓励和吸引他们回乡创业。
他们还通过开展“人才表彰活动”、“技能大比武”等活动,凝聚各方人才为区域经济跨越发展出谋献策。每年都举办优秀人才迎新春联谊会,召集工业、农业、教育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及拔尖人才汇聚一堂,为人才提供“聚智慧、增感情、促发展”的交流平台。在春节期间,该区还开展走访慰问优秀人才活动,区领导对优秀人才进行走访慰问,询问他们的身体健康情况和工作情况,并送上新年的祝福。
该区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通过专题讲座、继续教育、短期培训、在职进修等形式,着力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力度,提升了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两年来,共外派人员进修学习200多人,举办各类培训班82期,培训各类人才2100余人次。此外,该区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向基层骨干人才倾斜,去年,共有15名专业技术人才、4名高技能人才、一名种植养殖人才被组织确定为发展对象,占比为历年来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