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蓝莓“金名片” 促林下经济多元发展
http://yichun.dbw.cn
2016年05月30日 09:03:22
王晶 陈刚 本报记者 李娜
五月的兴安大地,草木尽翠,处处充满着勃勃生机。
友好蓝莓产业园区更是一派繁忙景象。
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党中央对林区干部群众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国有林区转型发展和全面停伐后林区职工群众就业增收的高度关注来到友好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万亩蓝莓产业园。习总书记走进种植大棚和种植园,详细询问蓝莓生长周期、浇灌方式、经济效益等情况。在听取产业园规划建设和生产经营情况介绍后,听说发展蓝莓产业效益很好,总书记很高兴。他对企业因地制宜发展蓝莓产业、通过精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吸纳林场职工就业的做法表示肯定,勉励他们再接再厉。他指出,发展林下经济一定要注意研究市场,突出多种经营,防止一哄而上、产销失衡。
友好区委书记赵建军回忆当时习总书记在友好考察调研时的情形,他无比激动,“总书记来到友好,使我们深受鼓舞,更感身上的责任重大,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转方式、调结构,带领全区人民在转型发展中闯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得以充分释放的发展之路。”
几年来,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该区的蓝莓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然成为了友好区林下经济未来发展的“金名片”。“友好蓝莓”不仅获得了全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而且,通过了国家工商总局中国地理标志注册,成为伊春市第一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业科技园区也成功晋升为全市唯一一家省级行列。去年,又喜获中国“蓝莓之乡”称号。
有这样一组数据,2010年该区蓝莓种植面积为4500亩,而截至目前,蓝莓面积已达12000亩。园区先后投入1.5亿元对基地内的水、电、路进行了基础建设,土壤进行了改良,实现了水、电、路、土“三通一符合”标准。在政府的先期投入和引导下,先后引进了大庆泓洋公司、伊春大自然农业科技公司、伊蓝公司、寒地蓝莓果业公司等6家企业在基地内进行蓝莓种植,种植的主要品种有美登、北陆、北村、北青、圣云等10余个品种。2013年,积极对上争取土地治理项目,改良了2.7万亩土地作为蓝莓产业发展后备用地。在逐步扩大蓝莓种植面积的同时,该区努力促进产业链条延伸,丰园森林食品公司投资建设了蓝莓酒堡,年可加工蓝莓果酒等森林食品4900吨,实现销售收入8.5亿元;与大庆泓洋公司签订蓝莓精深加工项目协议书,年共可加工蓝莓鲜果3000吨,提取花青素40吨,实现产值4亿元。
按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科技示范的友好区蓝莓产业示范园区经过六年的建设,已具备规模,华丽亮身。在谈到下步蓝莓产业发展方向上,友好区长张东海说:“下步,我们将以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引领,一方面,在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扩大蓝莓定植规模的基础上,以市场为指挥棒,突出多种经营,加大蓝靛果忍冬、北方猕猴桃等产品的定植面积,打造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园区;另一方面,强力推进提取花青素、生产冻干果粉的蓝莓精深加工项目尽快投产,不断提高产品经济附加值,增强抵御抗风险能力,实现产业的规模化、集群化、可持续化健康发展。”
作者:
来源:
伊春日报
编辑:
李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