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林海涛声 > 散文欣赏 正文
柳条沟
http://story.dbw.cn   2016年04月26日 13:57:52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柳枝爬上毛毛狗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老家的柳条沟。金兀术运粮河双城段左岸,坐落着一个有着二百六十多年的古老村子,名字叫正黄旗四屯。在运粮河与正黄旗四屯中间,有一条河汊子,后来被称为柳条沟。

  我在正黄旗四屯土生土长,从小在柳条沟里和小伙伴玩耍,戴着自己编制的柳条帽追山鸡、捡野鸭蛋、抓蛤蟆、捞鱼……一帮十来岁的淘小子疯跑野颠,每人撅一小抱长长短短、粗粗细细的柳条枝儿,然后拧成“叫叫”吹着玩儿,呜呜哇哇响成一片,直吹得头昏眼花,腮帮子生疼。

  柳条沟两岸,有三人合抱粗的大柳树,也有盆口粗、碗口粗的中不溜秋的柳树,还有成片的手指粗细的柳条,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其中柳树的品种也很多,包括杨柳、垂丝柳、红皮柳、水柳、弱柳……

  柳条沟,是顽童游乐的天堂。淘气包子们在柳条沟你追我赶,耍耍闹闹,经常玩抓鬼子的游戏,一抓就是一小天。这些小嘎(小孩子)饿了,就分头去找干枯的柳枝,而后在岸边烤野鸭蛋、烤鱼,他们个个两手黢黑,小脸烟熏火燎,都成了小花脸虎。就在野鸭蛋和鱼烤的半生不熟的时候,商球子来了。商球子三十来岁,总爱和小孩子在一起打连连,两只小眼睛老是笑眯眯的,两片薄薄的嘴唇呱啦个没完没了:“你们这些小嘎豆子,有好吃的怎不招呼我一声?往后还想不想听瞎话(故事)了?还想不想让我领你们看电影了?还想不想偷瓜了……”商球子撸了一把柳条叶,又用一根柳条棍把一个野鸭蛋往手里一扒拉,再往水里一激。他开始剥蛋皮,一剥,粘下一块,他干脆把囫囵个的野鸭蛋扔进嘴里,咯嘣嘣地带皮嚼着,往肚里一咽,就“唉”了一声来个仰八叉。他两眼紧闭,孩子们吓呆了,七手八脚拽着他的胳膊呼喊:“商球子,商球子,商球子……”他一寻思到了掯劲,他两腿冷不丁往上一抬,一个高蹿了起来:“这野鸭蛋太香了,一下子就给我香个跟头!”他又和孩子们坐在火堆旁,吃着烤鱼烤蛋,给孩子们连编带讲孙悟空和猪八戒。

  柳荫下,他们吃的一片狼藉,人人光着膀子,只穿着裤衩。吃饱了,吃美了,个个嘴是黑的,手是黑的,肚子是黑的,汗水从头顶一直淌到脚下。商球子这个小孩子王又开始仰脖吹喇叭——起高调了。他说:“你们这些小嘎豆子汗巴流水的,小脸造的就跟小灶王爷似的,是不是该洗澡了?”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早都痒痒了,只是害怕一洗澡回家躲不过挨顿揍,洗澡痛快,挨揍难受啊!商球子明白孩子心里的小算盘,他说:“我先下水,你们别离我太远,不听我的回家挨揍我不管,听喝(话)的我打保票回家不挨揍。”商球子噗通一声跳入水中,孩子们像下饺子一样扑扑腾腾下水了。孩子们围着商球子一圈圈打着狗刨、飘仰,玩累了站在水中一看,商球子不见了。这当儿,商球子在挺远处喊:“小嘎豆子,我在这呢,你们千万别过来,这疙瘩老深了,我踩水刚露出脑袋。”他又一个猛子扎下水,转眼之间,他又站在孩子们中间,孩子们又惊又喜又过瘾,把商球子当成神一样敬着。

  日头偏西了,商球子领着这帮孩子回屯子了。他对一个小孩子头说:“小虎子,你爸脾气最暴,沾火就着,到了家你别吭声,听我说。”商球子领着孩子们来到小虎子家,虎子他爸正在磨镰刀,假装没看见商球子;虎子他妈纳着鞋底儿,斜了一眼商球子,也没搭理。商球子先开口了:“嫂子,你平常有说有笑,今个冲着丧门星了吧?驴脸倒挂的给谁看呢?大晌午头的,虎子热的可怜见的,汗出的和水洗的一样,我让虎子跟我在浅水的地方洗个澡还错了吗?”虎子他妈脸色好看多了,商球子进一步开导:“嫂子,有我在跟前你还怕虎子淹着吗?小小子打小要是一点不淘,有啥出息?往后我有孩子了天天跟你洗澡,我保管领情。我大哥一小前比虎子淘多了,你看白天晚上给你伺候的多好!”虎子他妈噗嗤一下乐了,虎子他爸也憋不住笑了。

  虎子他妈说:“我真宾服你的破车嘴了,给死人都能说活了。你娶了一个好媳妇,就是靠这张巧嘴说来的。你别走了,我一会儿掂掇两个菜,和你大哥喝点。”商球子笑嘻嘻地说:“嫂子,这些小嘎豆子我得一个个送回去,要不省得挨揍。”商球子走后,虎子他妈说:“孩子他爹,商球子这个玩意哪样都好,就是没个正型,谁也整不了他。他媳妇好几年没开怀,往后有个孩子,嘴茬子和脑瓜像他都好,就是别像他没个正六子啊!”虎子他爸说:“老娘们家家的别瞎嗙嗙了,麻溜整菜吧,一会商球子回来好喝两口。”

  商球子给每一个孩子送到家,甜言蜜语一番,哪个孩子都没挨揍,反而所有的家长都挺开心,挽留商球子喝两盅。商球子说:“喝啥喝,大人孩子乐乐呵呵的比啥都强,我还得回家给媳妇哄乐呵呢。”

  “柳条沟是个好地方,大夏天里有阴凉,热了下水就洗澡,闷了就把小歌唱,人人都想当神仙,我和神仙一个样……”商球子经常哼唱他自己独创的这支歌,一来二去,大人小孩都会唱了,外村的人也会唱了。

  村民闲来无事,唠嗑常常唠到柳条沟。有人说先有的正黄旗四屯,后来插上了柳树才叫柳条沟;有人说先有的柳条沟,后有的正黄旗四屯。犟咕来犟咕去,也没犟咕出个子午卯酉。有一天,正黄旗四屯两个有头有脸的中年汉子又犟咕起了这件事,犟咕的脖粗脸红,谁也不服谁,他俩较劲嘎东(打赌)。这两个莽汉来到了十里地之外的蒋大桥村,找到了在正黄旗四屯土生土长的老私塾先生当裁判。老先生说:“事实在那里明摆着呢,你们回去看一看柳条沟两边的老柳树,至少三百年,我爷爷刚到正黄旗四屯的时候,那些柳树就碗口粗了。”

  老先生又讲了一件事:两百多年前,有人说把正黄旗四屯建在柳条沟南边,说那个地方敞亮。一位风水先生说不行,若是建在那里,屯子后边就是柳树,犯忌啊!民间一直流传这样的习俗:“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中不栽‘鬼拍手’。”桑与“丧”谐音,宅前栽桑会“丧”事在前;柳与“流”谐音,宅后栽柳会钱财后“流”;“鬼拍手”指的是杨树,民间又有“呱嗒手”等称呼。每次刮风的时候,杨树叶就会“哗哗”响,不但很吵,而且很可能会为盗贼遮音,所以院中不能栽杨树。正是如此,正黄旗四屯建在了柳条沟东侧。

  柳条沟是先有的沟(河汊子),后来才有柳树的种类,顺其自然演绎成了柳条沟。柳树属阴,喜水,因而水边的柳树最多。柳树易活,任意在柳条沟折一柳枝,插在土里就能活。柳条沟还有一种柳,村人叫簸箕柳,粗细均匀,绵绵软软,耐看又适用。簸箕柳一去皮,白白的有韧性,可以编簸箕、编筐、编笸箩……柳条沟周围的村民,几乎家家都有柳制品。教过私塾的老先生说,在同治年间,有一部类似县志的书,记载过柳条沟的筐筐篓篓。

  柳条沟,是一部内容丰赡的村史。

作者: 金恒宝  来源: 伊春日报   编辑: 李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