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法治建设 打造绿色化转型发展好环境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深入推进依法治国,着力打造全面振兴好环境。法治是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
如今,我市正处于绿色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犹如一支强心剂,为我市坚定了发展方向,提出了发展要求,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受到极大地鼓舞和鞭策。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以来,我市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切实优化我市经济发展法治环境,为我市经济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2015年,通过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我市共保留行政审批283项,取消66项,下放32项,暂停实施21项,转变管理方式31项,其中承接省级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14项。对各部门上报的职权内容和流程进行逐项审核,两个月内先后审核行政权力共计3670余项,以合法、高效、便民为原则,确保市级行政权力运行流程规范化。同时,规范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推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定额化。全面制定行政处罚裁量细化标准,对市所属35个具有行政处罚权的部门,梳理出2465项行政处罚事项,促进了行政处罚裁量的规范化。建立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促进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要求各地、各部门建立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进一步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加大明察暗访监督检查力度。对出入境管理、房产登记等重要窗口进行明察暗访,检查了行政审批的公示、办理流程和服务水平等。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审查制度。按照《黑龙江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要求,规范办理程序,明确信息采集标准,建立持证人员电子档案,确保证件换发工作取得实效。办理行政执法监督证件161件,办理行政执法证件736件。
此外,我市还积极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依法化解行政争议,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扩大复议委员会试点范围。行政复议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的法定渠道。2015年,我市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35件,主要涉及房屋征收、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工伤认定、政府信息公开等方面。在已办结案件中,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12件,撤销6件,驳回3件。为了确保2014年10月省委、省政府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会议精神的落实,进一步扩大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范围,经市政府同意、省政府批准,嘉荫县政府于2015年1月正式启动试点。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市法治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依法办事蔚然成风。市政府法制办主任张野说,根据习总书记提出的“深入推进法治建设,着力打造全面振兴好环境”的工作要求,我市将继续努力提升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继续推进简政放权,建立完善网上行政审批监管制度。要健全执法责任制考评机制,推进基层依法治理。进一步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引导群众依法办事。
未来,我市要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注重深化基层依法治理,把法治建设建立在扎实的基层基础工作之上。要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使法治熔铸到内心中、根植于头脑里、落实到行为上,为转型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和社会基础。
实习生 张泽 本报记者 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