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奋力开创绿色崛起新路径
本报讯(陈刚 记者 李娜)连日来,友好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迅速行动,结合区情实际,优化组合拳,打好特色牌,奋力开创友好绿色崛起新路径。
坚持生态保护,夯实发展之基。立足全面停伐的“后时代”和生态保护经营的“新起点”,深入实施“治水、净气、护绿”专项行动,坚决守住生态底线,确保生态资源安全;注重资源培育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在抓好森林抚育的基础上,有效盘活防火隔离带、退耕还林地块,引导职工群众自行种植蓝莓、沙棘果等经济作物,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特色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按照“做大一产、做优二产、做强三产”的发展理念,不断延伸森林食品、生态农牧、木制加工、生态旅游、绿色矿业五大优势特色产业链条,加快打造“互联网+”营销体系,与市政府全民系统“中微定制”等电子商务平台对接,着手建立“淘宝网·特色中国·友好馆”,建立蓝莓、食用菌等林下产业网络销售阵地,坚持“线上、线下”同步运行。借助汇鑫源国际康体养生旅游度假集散中心项目建设,综合开发打造以蓝莓商业风情小街、低空飞行、滑翔伞、水上乐园、水上飞机为代表的水、陆、空“三位一体”旅游综合体。加大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力度,稳步扩大蓝莓种植规模,力争实现蓝莓种植2.2万亩,产值10个亿的目标。与大庆泓洋签订蓝莓深加工项目,打造全市最大的蓝莓生产、加工、销售基地,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依托木材行业协会,通过优化重组、破产清算,清理淘汰一批长期亏损的企业。同时,有效盘活企业重组后闲置的厂房、车间存量,积极推进以北沉香木制工艺品为代表的“双北”产业发展,打造友好区木制工艺品创业园区。加大与兴安汇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的合作力度,新开工钻探5眼地热井,制造“热”点,建设集设施农业、温泉度假、地热开发、林下经济“四大板块”于一体的绿色清洁能源示范区。
坚持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加快林业单位经营职能的转变,确定一批适合林场(所)抱团发展的项目,打造林场(所)经济发展“新高地”。完善林业局公司化运营机制,深入调整单位生产经营方式,推广广川“1+3”经营模式,切实把专业合作社和协会作用发挥出来,实现公司化、股份制经营。通过引外资、促内资,加强与华电、大公国际、哈慈股份等集团的对接合作力度,深入探索林业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路径,为蓝莓、设施农业、温泉度假等林下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坚持统筹协调,加速城区建设。结合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美丽友好建设的深入推进,着力增强城区承载承接能力,加强区域交通、供水、供气、供电和污水、垃圾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成公租房、三中塑胶篮球场地及公寓楼装修等工程任务,对老旧居民区道路、墙体等基础设施进行修缮;加强小区物业规范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做好环境绿化美化工程,推进城区景观层次、色彩、格调全面升级。
坚持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从解决群众最根本利益问题入手,以创业就业、住房改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为重点,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全面排查、摸清贫困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底数,制定精准扶贫计划和保障措施,以1+5帮扶为基础,采取重点建立特色产业脱贫、医疗救助脱贫、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脱贫等多元化扶贫方式,确保与全市同步完成脱贫任务,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