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经济 正文

用潜质和真诚“引得凤凰来” 招商引擎驱动经济转型

http://yichun.dbw.cn   2016年03月22日 09:24:00

  乌马河招商引资,绝对是大刀阔斧。

  其中,北货郎森林食品公司投资1亿元在伊敏林场建设了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就是乌马河大力度招商引资的一个缩影。

  5条林业局和企业共建的厂区道路让基地四通八达;80栋大棚分区整齐的排列在厂区内;绿墙红瓦的办公、生产用房颜色亮丽,这是日前记者在北货郎森林食品有限公司厂区内采访时看到的。

  包装车间一片繁忙景象。

 

  在整洁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挑选、称量、封口产品,一袋袋黑木耳装入纸箱中,即将发往全国各地。

  “这批加急生产的黑木耳、香菇及榛蘑十分畅销,各地的营销中心抢着要货。”公司总经理杜帛霖介绍说,“目前,公司三部质量全程可追溯系统已投入使用,实现了消费者‘从林间到餐桌’质量全程可追溯,保证了产品质量和信誉度。”同时,企业建起了线上、线下全国销售网络:线下,科学布局设点,在东北区、华北区及华南区等区域建起了九大销售网络。各区域经理负责本区域的品牌、市场推广及销售渠道建设,销售网络覆盖了商超、批发餐饮及专卖团购等领域。线上全面开花,已建立公司官方网站、微信平台、淘宝旗舰店、阿里巴巴旗舰店,目前已开发客户200余家,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及广州等地。

  北货郎坚持在销售战略上统一布局,生产上以点带片、以片带面,辐射半径百公里范围内的职工群众。他们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挥科研技术、体系管理等的优势,带动创业者一同发展。如今,企业注册的“北货郎”商标已经享誉全国。公司获得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绿色食品认证。

  技术人员在试验木耳立体种植。

 

  “为什么当初会选择在乌马河建厂?”记者问杜总经理。

  “这里有适合食用菌生产的青山绿水,有富足的劳动力,有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条,有政府提供的场地和厂房,以及其它方面的鼎力相助,所以,当初考察后,我们选择了伊敏林场。”

  从“无林可采”到“向林中转”,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乌马河人敞开心扉,敞开怀抱,用潜质和真诚“引得凤凰来”。

  以招商引领转型发展,以引资助推产业升级。乌马河区将招商引资作为推动林区经济加快转型的有效举措,加减法并用,推动项目建设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由单一追求数量向注重提高质量和生态效益转变。这一举措凝聚着乌马河人民自我超越的信心和力量,彰显着乌马河区思维观念的转变。

  做好“加法”,就是大上产业项目。按照“产业项目3年攻坚战”的部署,创新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以诚招商等方式,掀起了招项目、上项目、建项目的热潮。全区上下议招商、想招商,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各显神通。成立了招商引资办公室,制定了《乌马河区招商引资实施方案》,重商、亲商、惠商、富商、安商,打开了招商引资大项目、大合作、大发展的新局面。

  做好“减法”,就是坚守招商底线。把招商引资与调结构、促转型结合起来,注重项目的科技含量、产业层次、投资强度、产出效益和生态影响,设置保护生态文明为项目招商准入门槛。

  5年来,乌马河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35.2亿元,5000万元以上大项目16个。

  不靠木头能生存,更要发展。乌马河区创造性地贯彻落实“林区工业林外发展”的战略思想,着力构建以森林食品、木业加工、商贸物流为支撑的林外产业体系,昔日“一木独大”的产业结构正向多轮驱动的产业体系迈进。

  大力招商,精准招商,无疑是乌马河产业结构转型“多轮驱动”中动力十足的“一轮”。  本报记者  刘斌  刘通   王跃东

作者: 刘斌 刘通 王跃东    来源: 林城晚报     编辑: 李春红
“互联网+青年就业·创业·创新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由市政府联合新华网共同主办的“互联网+青年就业·创业·创新高峰论坛”于3月18日在红松体育馆举行。
挥毫泼墨激情聚焦 文化大餐送到光明
    “迎新春•走进光明”活动在光明集团拉开了帷幕。
热点推荐
学生减负为何家长不买账
    学生课业负担重、补课多,其实学生家长也是“受害者”。
新华网评:发展校园足球何须“满城尽跳足球操”
    12月9日是“世界足球日”。2015年作为中国足球的“改革元年”,……
低价旅游是贪心还是欺诈
    低价旅游,却透着许多不确定性,价格低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