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慕名小兴安岭红松原始林的风姿,饱览红松故乡的壮美景观;当我目睹四季分明的小兴安岭,层林尽染、缤纷绚丽的五花山,于是,我认识了什么是真正的红松;我领略了什么是高风亮节的风范。
听老人们说:红松之所以称为红松,因为它的胸中微带肉红的心血。然而今天,我仍感到神秘的是红松的种子,那红松的种子如何发芽、生根,历尽风霜雪雨,长成参天大树。
后来我慢慢知道了:野生红松需生长五十年后方开始结籽,种子的成熟期两年。两年后,经过鼠盗鸟食虫害孑遗的红松的种子,才能有机会艰难地去寻找生根发芽的地方。
说起伊春的红松,不仅是我们伊春人的骄傲,更是共和国的骄傲!
祖国北京庄严、典雅的故宫吸引了国内外游人慕名而来,人们在惊叹能工巧匠们巧夺天工的同时,壮观的木制工艺更令人们赞不绝口。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是我们伊春的红松撑起了故宫的大梁!当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伊春林区接受供应修缮天安门、故宫大梁、明柱用材的任务。当时的丰林林业局、友好林业局、上甘岭林业局采集材长10余米长、径级60厘米以上的上等红松2000多立方米,用专车运往北京,用于天安门和故宫的修缮。
1959年,伊春林区为国庆“十大工程”提供优质材。翠峦贮木场提供红松原木7000立方米,五营贮木场提供红松原木7000立方米,上甘岭贮木场提供红松原木500立方米。据统计,当年,共有20多个贮木场为“十大工程”供应木材,有些跨年工程还跨年供应,供量达数万立方米。
1976年,“毛主席纪念堂”建筑需要木材,伊春林区立即行动,从十几个林业局的贮木场,把一车车红松木材运往北京。
2004年,伊春以一座城市的名义,向全社会发出了保护和发展红松的“SOS”,伊春境内全面停止采伐天然红松林木。市委、市政府发出:“再困难决不向林子伸手,再困难决不拼资源换取暂时的利益,再困难决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同时,全市加大了对超采、盗伐、毁林行为的打击力度,严肃了木材生产加工管理,制定出台了《林木生产过程中违法违纪暂行规定》。开展红松认领活动,活动开展9年来,从市领导到普通机关干部,红松认领人数已达4.2万人次,募集保护红松基金4000多万元,红松这一珍贵树种得到了切实的保护。
聆听着红松的故事,领略着红松的风采,作为一名年轻的人民教师,我深感自己应成为一粒红松的种子,为林区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为建设美丽富庶、文明和谐、幸福健康的新伊春,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