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产业升级 加快转型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系列谈之三
本报评论员
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强调,要在促进产业升级上持续发力,着力在伊春转型发展上取得新突破。近年来,我市按照省委提出的“林业经济林中发展、林区工业林外发展”的要求,加快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在“十二五”期间取得喜人业绩。“十三五”蓝图展开,继续加快产业升级,任重道远,势在必行。
促进产业升级,要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总体思路是,“做大一产、做优二产、做强三产”。做大一产,就是要着力向广阔的林下空间拓展特色种养产业,向珍稀的黑土耕地资源要特色经济作物增值效益,使林地、耕地产出更多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为后续加工增值提供原料保障和基地支撑。做优二产,就是要把工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盘活存量、做优增量,促进森林食品、北药、木业加工和绿色矿山及冶金建材产业提档升级。做强三产,就是要提高以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力争“十三五”期末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占比达到50%左右。
促进产业升级,要着力做强“五大产业”。按照“围绕绿色发展提质增效”的要求,结合伊春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重点发展森林食品、林都北药、森林生态旅游、木业加工、绿色矿山及冶金建材“五大产业”,建设“一都一城三乡”(中国森林食品之都、国际化生态旅游名城、中国林都北药之乡、中国实木家具之乡、中国木艺之乡),推动产业结构由“一钢一木”、“三足鼎立”向多点发力转变。在森林食品业上,我们要紧盯市场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延伸产业链、打造价值链,继续突出龙头企业这个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构建“龙头+基地+农户+平台”的产业发展模式,促进优势产业链提质增效。在森林生态旅游业上,要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为引领,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要按照市场化、公司化发展路径,整合旅游资源,组建旅游发展集团,把优质旅游资源做成优势资产、优势资本。要把握游客需求,强化市级层面统筹,把分散的旅游产品、线路组合起来,打造休闲养生度假胜地。在林都北药业上,要鼓励龙头企业加强研发,丰富品种,做大北药加工,以加工带动北药种植基地规模不断壮大。同时推进北药产业与康体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相融合,推进“医养药游”一体化发展。在木业加工产业上,要继续通过优化重组、龙头牵动,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新的增长源,继续充分发挥光明等品牌的带动作用,推进联名联牌、协作生产,带动产业整体上规模上水平,加快建设“中国实木家具之乡”。在绿色矿山及冶金建材业上,要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原则,推动绿色矿业集约化、全产业链发展。支持鹿鸣钼矿加快钼下游产品开发,着力解决西钢集团根本性发展问题。加强产品市场化开发,进一步叫响“中国桃山玉”和“北红玛瑙”品牌。与此同时,要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大力发展交通物流、会议会展、电子商务、体育休闲、金融服务、医药养生等现代服务业,带动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促进产业升级,要做强园区载体。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拓展发展空间,推进园区项目化、实体化,提高项目入园率、土地利用率、投入产出率。尤其是铁力、翠峦两个园区更要按照规划,全力以赴加快发展,真正成为全市产业项目的重要承接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园区建设上,各地要有大局观,跳出“一亩三分地”思维,坚持全市一盘棋,共同努力尽快把铁力、翠峦两个园区做大做强,提升全市产业集聚化、集约化发展水平。电子商务产业园,要突出实战培训,以优秀电子商务运营企业为范例,提高电商营销战略和技能,实施好阿里巴巴“满天星”溯源计划,促进全市电子商务产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