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今日爆评 正文

莫让“公正”形同虚设

http://yichun.dbw.cn   2016年01月15日 10:17:09

  王兴柱

  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平正义被多次提及,彰显了中央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决心与信心。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而干部要想干好,就必须始终把握并躬身践行“公正”二字。

  《荀子·正论》中写道:“故上者下之本也……上公正则下易直矣。”在荀子看来,“公正”即是客观、正直的意思,可见从古到今,公正都是社会的基石,容不得半点的亵渎和漠视。尽管社会上一些不公现象侵蚀了这块基石,遭到民众对公正性的质疑,但人们心目中的美好愿景还在,辩证地看待社会公正的主流思想非常强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是无法左右“公正”走向的,而掌握公权力的人却是“公正”的执行者和宣判者,他们对问题的解读是否正确,不但关系到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得与失,更关系到民众对社会公信力的赞与贬。

  在处理问题时,如何才能做到公正?一是莫让权力驾驭公正。践行“三严三实”,就是要明确习总书记所阐述的“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权力观,领导干部只有通晓权力的真正意义,才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做到公道用人、公正处事。权大于法的观念早该根除,靠权力而非公正来解决问题,势必会使矛盾激化,让公信力大打折扣,因为权力既代表不了公正,更不能驾驭公正。二是莫让人情干扰公正。人情往来是国人的尚礼传统,亲友邻里之间,相互关爱与帮衬,本无可厚非,但有些人却另辟蹊径,靠“人情往来”谋取一些不正当的利益。送人之礼,必有所求,受人之物,必有所报,于是送礼之人得到了非正当利益,答谢之人公权私用,逾越了公与私的界限,丧失了公正的合理性。三是莫让法规漠视公正。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法律法规面前一视同仁,刚性,宁折不弯。任何人触犯了法律法规,都应受到惩罚,应对事不对人。如果有人刻意把法律法规的刚性变成弹性,则蜕变成了对人而不是对事,这种情形下,它就会遇强则弯,遇弱则坚,暗箱操作和潜规则等不法行为就会甚嚣尘上。

  为了不让公正成为摆设,从干部到群众都必须树立科学的公平观和正义观,正确贯彻和理解公正对于治国理政的现实意义。要知道,法律的本意就是公平正义,而法律是人人都必须信仰的,公正与否,事关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

作者: 王兴柱    来源: 伊春日报     编辑: 李春红
林都伊春首届国际冬泳邀请赛开幕
    1月8日上午10点,林都伊春首届国际冬泳邀请赛开幕。
红松画派 添彩我市书画摄影展
    气势磅礴的兴安岭,巍然屹立的红松、栩栩如生的林区英雄画像……
温暖的午餐
    当市妇联和超星电子有限公司的慰问组把热乎乎的饺子送到她手上时,阎发琴和工友们顾不得休整,……
热点推荐
学生减负为何家长不买账
    学生课业负担重、补课多,其实学生家长也是“受害者”。
新华网评:发展校园足球何须“满城尽跳足球操”
    12月9日是“世界足球日”。2015年作为中国足球的“改革元年”,……
低价旅游是贪心还是欺诈
    低价旅游,却透着许多不确定性,价格低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