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要闻 正文

生态旅游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http://yichun.dbw.cn   2016年01月14日 08:30:45

  本报记者朱晓红

  我市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四季风光秀美,春有壮丽的杜鹃花海,尽显兴安柔情;夏有千山盎然、百水争秀的森林风光;秋有色彩斑斓、旖旎瑰丽的五花山色;冬有雪玉冰清、皑皑白雪的童话世界……

  “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努力推进由观光游为主向休闲度假游转变,客源市场由局部性为主向全国性转变。我市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素质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全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2011至2014年全市共接待旅游者2237万人次,年均增长10.7%,实现旅游总收入174.2亿元,年均增长21.5%。共建设旅游项目40多项,总投资约38亿元。2014年,全市共接待旅游者629万人次,同比增长7.9%;实现旅游收入53.6亿元,同比增长9.3%。旅游业增加值26.8亿元,占全市GDP的10.2%。2015年前三季度,全市共接待旅游者566.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7.8亿元,同比增长6.8%和10.4%,为“十二五”添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我市旅游产业着力突出“生态”卖点,在产品供给和产品营销上下功夫,在优化服务质量和强化市场监管上下气力,进一步深入开发客源市场,进一步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整合优势资源、产品,增加旅游消费项目,提高消费水平,提高旅游综合效益。重点围绕“一纵两环”整合优质旅游资源,开发设计黄金线路,串联旅游精品,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在旅游项目建设上,积极推进,并开发了夜间旅游产品,制作伊春夜间旅游攻略指南,增加旅游消费项目。依托这些景区资源,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进入了快速发展和提升阶段,已成为全省重要的森林生态旅游区。

  5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一瞬,但五年的变化,对我市旅游发展来说,却是快速发展、成果丰硕的5年。

  “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依托资源优势,把旅游业作为全市经济优先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重点培育,不断提升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市委、市政府又将旅游业作为全市“3+X”引擎产业加快推进,按照“提升夏季、突破冬季、拓展春秋”的思路,不断加大旅游产品和市场开发力度,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高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使全市旅游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十二五”期间,为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我市坚持做好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旅游规划体系建设。根据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先后编制了《全市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伊春市旅游发展提升策划》、《伊春市自驾车(房车)旅游总体规划》等。全市各县区(局)以及重点景区也相继编制了发展规划或提升策划。在全市范围内,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核三区”四大旅游集合区的总体布局,并以各旅游集聚区不同的主题和定位,培育打造核心景区推进了景区和资源的整合,北部以汤旺河林海奇石风5A级景区为中心,打造好五营、汤旺河、嘉荫旅游线路,并嵌入新青松林户外风情小镇、湿地国家公园等新业态项目,推向全国市场;南部以铁力日月峡风景区为中心,整合桃山温泉、狩猎场,发挥集聚效应,重点满足省内客源市场;东部以金山屯、美溪为中心,依托新建的铁金公路,与朗乡、带岭等串联,辐射佳木斯、鹤岗等客源市场。

  “十二五”期间,按照“提升老景区、打造新景区”的思路,我市对汤旺河国家公园、五营森林公园、嘉荫恐龙地质公园等具有一定规模的老景区,完善了停车场、游客中心、购物场所等设施,不断提升景区品质。另一方面,好运通自驾车房车营地、新青松林户外风情小镇、铁力日月峡水伊方水上乐园、桃山森林冰雪玉温泉、西岭旅游度假区龙花温泉酒店等一批新业态项目相继投入运营,增添了体验性、参与性、娱乐性项目,使旅游产品更加多样性。目前,全市共建成景区点100多处,其中,国家2A级以上景区27处,国家4A级景区10处,国家5A级景区1处(汤旺河林海奇石风景区)。此外,还有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2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级地质公园3个,省级漂流经营达标场所7个,省4S级滑雪场2处。依托丰富的资源和已建成的景区,设计推出了“走进伊春,呼吸中国好空气”,“享森林氧吧,悦悠然伊春”和“漫游冰封奇景、追逐林海激情”等冬夏系列主题产品。

  “十二五”期间,我市适应市场需求,坚持多渠道宣传营销,不断拓展旅游客源市场。由重点做城市形象推广调整为以景区产品营销为主,将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及航线开通城市作为我市近期主要客源市场,将森林休闲度假产品作为主打产品,采取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结合、“请进来”办活动与“走出去”搞推介相结合等多种方式,采取新闻宣传、专业宣传、节事宣传、与客源市场进行对接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通过系统的旅游宣传营销,“中国林都、绿色伊春、森林氧吧、避暑胜地”的旅游形象逐步树立,省内外客源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我市旅游业呈现出强劲发展态势,5年来,全市接待旅游总量将突破2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0多亿元。

  据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十三五”期间,我市将继续坚持旅游业在经济转型和国有林区改革中的引擎产业地位,发挥第三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拉动外部市场需求,坚持问题导向,找不足、补短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从打造核心、增加供给、提升产品、精准营销、体制机制、完善服务、保障安全等方面着手,推动全市旅游业提质增效。

作者:    来源: 伊春日报     编辑: 李雪萍
林都伊春首届国际冬泳邀请赛开幕
    1月8日上午10点,林都伊春首届国际冬泳邀请赛开幕。
红松画派 添彩我市书画摄影展
    气势磅礴的兴安岭,巍然屹立的红松、栩栩如生的林区英雄画像……
温暖的午餐
    当市妇联和超星电子有限公司的慰问组把热乎乎的饺子送到她手上时,阎发琴和工友们顾不得休整,……
热点推荐
学生减负为何家长不买账
    学生课业负担重、补课多,其实学生家长也是“受害者”。
新华网评:发展校园足球何须“满城尽跳足球操”
    12月9日是“世界足球日”。2015年作为中国足球的“改革元年”,……
低价旅游是贪心还是欺诈
    低价旅游,却透着许多不确定性,价格低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