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在于自律
仅有281个字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所谓自律,就是以一定的标准和行为规范指导自己的言行,严格要求自己和约束自己。从伦理学角度来说,一切法律条文、道德规范都是“他律”,是追求文明的“下下策”。
伟大的诗人歌德,他曾经告诫人们:不论做任何事情,自律都至关重要。自我节制,自我约束,是一种控制能力,尤其控制人们的性格和欲望,一旦失控,变得随心所欲,结局必将一败涂地,不可收拾。
而自律是通过自我约束,自我调整,把言行控制在制度、法规、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在文明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虽然他律作为外因起到了辅助作用,然而,自律作为内因不断自我约束更为重要。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因而自律的地位无可厚非;文明行为不等于文明习惯。他律可以促使文明行为的发生,但在文明行为转变为文明习惯的过程中,自律是第一位的。
因此,只有充分调动我们的主观能动性,靠自我约束,才能更顺利的养成一个文明习惯。我们提高道德修养,恪守自律,应从小处入手,从点滴做起,对细节思想不放松,细小事情不放过,以求防微杜渐。一个人的失足,往往是在“小恶”上不慎而逐渐酿成的。因此,我们需要记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名言。自律是一个不断提高自己素质修养的一种自我约束力。在很多情况下,他律不可能处处约束人的行为。法律规定着人们行为的限度。制约着你,监督着你,使你不做出犯罪的行为。但如果人缺乏自律能力,他律只能是一纸空文。衡量人品质是在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他将做出什么选择,这是自律的表现,这比别人评价我们更有效。
一个多么高尚的人,也不免会犯错误,而勇于改正会让他更加高尚。斯威夫特说,公开认过有益于灵魂。是的,一个人不羞于承认自己犯了过错,说明他变得更加豁达。中国自古就有谚语: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勇于认错不但是自律的态度,更是做人的气度!我们应该学会自律,学会做更好的自己,只有自律,我们才可以自尊自爱,只有自律,我们才可以自省自知,只有自律,我们才可以自立自强!王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