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要闻 正文

深化改革 破冰前行

http://yichun.dbw.cn   2016年01月11日 09:00:55

  ——全面深化改革为我市加快转型发展注入生机活力

  本报记者许斌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

  2014年初,《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诞生。

  随即,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林区改革的决议》,一场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战役就此打响。

  林业综合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生态保护制度创新、沿边开发开放体制创新、林农一体化经营机制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与司法体制改革、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文化旅游产业改革……一系列涉及深层次的改革创新举措相继出台,呈破冰之势。

  一

  全面深化改革以来,我市对营林体制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生态保护区建设、林区经济转型、保障林区民生进行了总体设计,林业局实体化运行不断取得新进展。

  五营林业局被省森工总局确定为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新青林业局被我市确定为林业综合改革试点,铁力林业局被确定为分离企业社会职能改革试点,红星林业局被定为营林体制改革试点……一个个改革试点的建立,标志着我市林业综合改革已经从自发探索进入到示范引领新阶段。

  二

  审批手续简化了,市场经济规范了,便民窗口增多了,老百姓办事简单了……这是我市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人民群众的深刻感受。

  时至今日,全市市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全部编制完成,市级行政权力清单由3814项减至3521项,取消、暂停和下放行政审批119项,转变管理方式31项,清理比例37%,明确权力涉及的市县责任边界6944条,部门边界113条。

  全市确定明确了规范性文件发文种类,统一发文路径,全年共计审核文件61件。推行“四证合一”登记制度,简化注册登记事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将落户条件一次放宽到位。完善政府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对土地出让金等非税收入的市区两级分成办法进行了政策规定。完成了卫生、人口计生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机构职能整合,明确了市直部分事业单位类别。

  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建立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全市经济体制各项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三

  2015年,我市北部区域被国家和省政府确定为国家公园建设9个试点区域之一。围绕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国家公园制度创新的明确目的,我市相关部门进一步健全了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完善落实了环境信息公开机制。同时,开展了包括森林、湿地、植被、物种在内的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在公园内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生态旅游、中转接待等功能分区。加快区域生态移民,截至目前,已完成了55个林场的整合撤并,搬迁居民1.4万户、3.5万人。

  创新环境治理、严控水资源、稳步推进各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我市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升华,也是实施“生态立市”发展战略的“升级版”,更将为我国建立新型生态保护模式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林都伊春已经在这条保护与发展并重、生态与经济共赢的绿色崛起之路上越走越远。

  四

  抓好“伊春对俄跨境经济合作区”规划设计是我市沿边开放体制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不断加快对俄合作园区升级速度,推进沿边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三条沿边铁路、两段境内高速公路建设的对接和准备工作,跨境浮箱固冰通道建设有序推进,积极搭建对外开放平台,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省委提出“龙江丝路带”的总体设想下,2015年,我市成功晋升为“国家级出口木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成功承办了第七届东北东部(12+2)区域合作圆桌会议,形成了东北东部区域合作发展《林都宣言》,与丹东市签署了共同开发建设丹东港木材产业园区项目协议。

  五

  全新的经营机制,全新的经济体系,全新的发展模式,为我市适应新常态提供了有效保障。

  我市以改革为动力,不断壮大龙头企业方阵,打造全域长线产业链条,推进林场所向实体化转型,林农一体化经营机制创新高效展开,农业、林下经济步入跨越式发展模式。

  截至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红蓝黑黄+林药+林畜”六大优势产业链。新型林农经营主体发展到580个,年经营总收入6.9亿元,规范化程度达到30%。与中国科学院等多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开展系列科研合作,推进科研推广体系建设。伊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已通过省级机构资质认证。设立森林食品、畜牧、北药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扩大种植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探索创建金融机构、担保公司、经营组织三方新型林农信用体系。

  我市不断完善伊春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平台功能,强化质量认证,全市有效使用三品一标认证的企业及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51户、186个产品。发展互联网+农业、连锁和会展经营营销新方式,建成森林食品电子商务产业园,有8户企业加盟黑龙江香港旗舰店,15户企业进驻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交易中心,16户企业入住中国伊春森林食品网上大市场。加强伊春森林食品质量追溯平台建设,初步实现了部分林农产品“来源可溯,流向可追,质量可控,责任可查”。

  六

  人民意志是推动改革的力量源泉,民主法制是维护人民利益的制度保证。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协调推进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永不竣工的工程。

  我市在加快推动人大工作制度实践创新,完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制度,创新人大代表监督方式,建立立法建议渠道的同时,大力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加强协商工作的规划和管理,丰富协商内容、规范协商程序、完善协商成果报送和协商意见处理反馈机制,取得实效。

  七

  改革前,办事要按社区工作人员、社区主任、办事处工作人员、办事处主管副主任、办事处主任、政府职能部门的顺序挨个走程序,很简单的一件事,没有十天半月办不下来。

  改革后,有事找到网格长或到社区服务中心,事情很快就办结了。

  “扁平化”的推行让社区实现了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从传统“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向属地片区管理的转变,把职能逐步下放到了社区的层面,在社区的层面上向老百姓提供更高层次、更加丰富的精细化服务,全面实现民情联系无遗漏、社区管理无盲点和社区服务无缝隙,是我市深化社会治理改革创新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30元就可以做一次原价390元的血液透析;大额住院费用可以进行二次核销;市域内跨区看病就医、购药等都已成为现实。

  八

  全面深化改革以来,我市不断加大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力度,惠民效应不断放大,人民福祉不断提升。

  人社领域,我市实施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方案和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将城镇职工与城镇居民医保信息系统整合升级为国家“金保工程”医保系统,实现市域内跨区看病就医、购药“同城无异地”和“刷卡即时结算”,合并实施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探索建立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健全就业创业制度,加大了失业保险覆盖范围。

  教育领域,我市完善了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开展了校际间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构建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在全市初中阶段34所学校全面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

  卫生领域。我市启动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推进新农合制度建设,人均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个人缴费标准提高到人均9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0%,加快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机制建设,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40元,全面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将全市所有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全部纳入医联体。

  九

  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全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各个层面、环节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我市建立并完善了电台、电视台、报纸的互联网和微信平台,促进了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融合发展。健全文化产品的生产机制,建立了可供政府及各类企事业单位文化采购的节目库。制定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和重点文艺精品策划立项制度,完善了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保障机制。林业文工团转企改革顺利推进,经营管理机制趋于完善。组织文化和旅游企业与优势网络平台合作,创新线下宣传与线上营销并行的旅游宣传营销模式。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作者:    来源: 伊春日报     编辑: 李雪萍
林都伊春首届国际冬泳邀请赛开幕
    1月8日上午10点,林都伊春首届国际冬泳邀请赛开幕。
红松画派 添彩我市书画摄影展
    气势磅礴的兴安岭,巍然屹立的红松、栩栩如生的林区英雄画像……
温暖的午餐
    当市妇联和超星电子有限公司的慰问组把热乎乎的饺子送到她手上时,阎发琴和工友们顾不得休整,……
热点推荐
学生减负为何家长不买账
    学生课业负担重、补课多,其实学生家长也是“受害者”。
新华网评:发展校园足球何须“满城尽跳足球操”
    12月9日是“世界足球日”。2015年作为中国足球的“改革元年”,……
低价旅游是贪心还是欺诈
    低价旅游,却透着许多不确定性,价格低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