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今日爆评 正文

切记:朋友圈信息谨慎转发

http://yichun.dbw.cn   2015年12月13日 10:08:52

  8日,媒体发表《黑龙江省严肃处理取暖费调价传谣者》一文后,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很多市民担心,自己在朋友圈有转发相关信息的做法,有的信息最后被避谣,会不会构成违法甚至犯罪。(12月11日东北网)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当下已经进入了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媒体,微博、微信朋友圈把发生在人们身边的事随时可以传出去,进而又通过别人进一步转发扩散,成几何级数的传播。一些人一天不在朋友圈里刷上几条微信就有吃不下、睡不安的感觉——这就是自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人们注意到,自媒体中出现的信息鱼龙混杂、是非不清、真假难辨。微博、朋友圈中出现的信息,有的是自己所谓“原创”的,有的是转发的,是谣言、是实情,除了信息首发者是知情者之外,其他人难已明辨真假。对于那些真假难辨的谣言,像朋友圈里的虚假、谣言信息,只要不是有意制造和传播,法律对此不会进行追究。

  现行法律追究的是故意造谣传谣的违法行为。如像上述“取暖费调价”谣言在微信朋友圈被广泛转载,有些人甚至拿着微信内容去质问供热部门,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也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正常供热秩序,警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责令谣言制造者立即删除发布的不实信息,并对其予以行政罚款处罚。11月1日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将情节严重的传谣案件列入刑法惩治中:故意在网上或微信朋友圈编造发布虚假险情、疫情、警情、灾情,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些法律规定不仅划清了传播谣言的行为是什么,而且明确了一旦明知是谣言还进行传播,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或扰乱了社会秩序,就会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或《刑法》的相关条款进行处罚。

  因此,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发微博也好,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相关信息也罢,一定要谨慎而为,不能见什么就转什么,什么影响大就转什么,道听途说的、不经核实的消息滥发瞎转。而要问问为什么,辨别一下是真是假,还可以上网先搜一下官方渠道是否有相关信息。只有慎之又慎,才可以避免自己违法了还不知情的低级错误!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李春红
温暖的午餐
    当市妇联和超星电子有限公司的慰问组把热乎乎的饺子送到她手上时,阎发琴和工友们顾不得休整,……
衔着乡愁归来的《海东青》
    主要作品有《林青霞今昔》、《原色舒淇》、《酒井法子传》、《铁血男儿》、《台北女生》……
文化园区里
    墙上挂着刚穿好的红辣椒,地里还有一大片秋白菜,菜地后是几间茅草房……
热点推荐
新华网评:发展校园足球何须“满城尽跳足球操”
    12月9日是“世界足球日”。2015年作为中国足球的“改革元年”,……
低价旅游是贪心还是欺诈
    低价旅游,却透着许多不确定性,价格低到什么程度?
打破职务消费的“筐”
    职务消费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搞个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