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经济 正文

创业沟里的创业夫妻

http://yichun.dbw.cn   2015年12月02日 10:21:25

  听说金山屯区有一对小夫妻,大学毕业后自己创业养肉鸡。

  11月23日,记者来到金山屯区,见到了他们其中的一位——赵颖,在她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他们位于创业沟的养鸡场。

  原本以为会看到满架的肉鸡,听到鸡群发出的一片“咯咯咯”的叫声,却只看到了两头在圈中睡觉的肥猪和十几只散养的小笨鸡。

  记者不免有些奇怪:“你们鸡场怎么只有这么点儿鸡呀?”

  “我们一年只养两茬鸡,入冬前那茬鸡刚卖掉。”赵颖说。

  听到她的回答,记者更好奇了,“听说你们养鸡的效益很好,怎么不接着养呢?”

  “受厂房、资金,还有时令的限制,冬天我们不再大规模养鸡。”

  原来,创业之初,赵颖夫妻俩手里没啥钱,就在创业沟租了一处房舍来养鸡。靠着两人的技术和吃苦耐劳的劲头,鸡雏的成活率很高,头一年就见了回头钱,还买了辆小汽车。

  可第二年,房东因为着急用钱,要把房子卖掉,这可让夫妻俩上火了,鸡场刚刚起步,正是用钱的时候,哪有那么一大笔钱来买房子呢?要是不买,一时半会儿又找不到这么相当的房舍。两人商量了好几天,最后一咬牙,决定把房子买下来。

  东拼西凑,总算花了20多万元将房子买了下来,却也欠下了一笔不小的外债。压力就是动力,夫妻俩比从前更忙碌了。

  赵颖说,他们不怕吃苦。

  这话一点儿不假。当初刚租下房舍时,屋子里的炕是塌的,天窗是坏的,墙壁四处漏风,院里的杂草有半人多高。为了省钱,夫妻俩自己薅草、修房,到旧物市场淘小杆,到废品收购部淘鸡铺子、饮水器、鸡料罐等养鸡所需的物件,硬是靠着两双手把一个养鸡场支巴起来了。

  紧接着,他们抓了5000只鸡雏,开始养肉鸡。夫妻俩大学时的专业是畜牧兽医,毕业之后曾在外地的大型养鸡场工作过,赵颖的丈夫还考取了执业兽医师资格证,养鸡的技术他们不缺。

  从事养殖业的人都知道,养鸡是个累活儿。鸡雏成长需要的环境必须是恒温,为此,鸡雏刚抓回来时,夫妻俩几乎长在鸡舍里,喂饲料、上水、看温度。白天还好说,晚上气温低,全靠地龙取暖,鸡舍根本离不开人,两人就一人看前半宿,一人看后半宿,一个多月下来,两人都瘦了一大圈。

  辛勤的付出总有回报。科学喂养、精心照顾,鸡雏的成活率很高,从去年到现在,他们一共养了4茬鸡,每茬都有满意的收入。

  夫妻俩对市场行情摸得很准,有着自己的一套经营理念:每到年节,肉鸡大量上市,周边城市,加上本地的鸡都赶在这时出栏,市场竞争激烈,价格难免走低,他们就把鸡出栏的时间与年节错开,反倒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赵颖说,他们也想让自己的鸡场实现循环经营,一年四季都有鸡出栏,但目前鸡舍的保温达不到要求,要是单纯靠烧地龙取暖,再加上养鸡的成本,所需费用基本上与收入持平,不但挨累,还赚不到钱。等明年把鸡舍再好好维修一下,冬天就可以接着养鸡了。现在不养鸡,两人也不能干待着啊,就分别找了份打工的活儿,闲暇时间就看书充电,预备开春再接着干自己的养鸡事业。

  毕竟,这才是他们心中的创业致富路,他们要坚持下去。 本报记者 王玉梅 庄严 见习记者 刘霁

作者:    来源: 林城晚报     编辑: 李春红
衔着乡愁归来的《海东青》
    主要作品有《林青霞今昔》、《原色舒淇》、《酒井法子传》、《铁血男儿》、《台北女生》……
文化园区里
    墙上挂着刚穿好的红辣椒,地里还有一大片秋白菜,菜地后是几间茅草房……
记者眼中的记者们
    ——2015年首届伊春国际森林马拉松赛事剪影
热点推荐
低价旅游是贪心还是欺诈
    低价旅游,却透着许多不确定性,价格低到什么程度?
打破职务消费的“筐”
    职务消费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搞个学历……
民生调查:“临时工”究竟是什么工?
    “临时工”,一个在计划经济时代耳熟能详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