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殡葬 惠及百姓
我市推动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民政厅的精准指导下,我市把推进殡葬事业改革作为巩固提升林区百姓福祉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推进殡葬改革、殡葬惠民、殡葬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健全完善了覆盖城乡的殡葬服务体系,满足了群众基本殡葬需求,全市殡葬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坚持改革成果人民共享,我市全面落实殡葬惠民政策,降低群众殡葬费用支出,努力做到让逝者安息、让生者慰藉。全市除铁力市外实行免收辖区内所有死亡人员遗体火化费用的惠民政策,其中嘉荫县对行政区域内的城乡居民(含暂住人口)免收遗体火化、遗体接运、遗体存放三项基本服务费用;铁力市对低保户和特困人员免收遗体火化、遗体接运、遗体存放、骨灰寄存四项基本服务费用。
近日,在伊春殡仪馆给父亲办理完丧事的市民王先生说:“我父亲去世3天后到伊春殡仪馆治丧,本以为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没想到殡仪馆这里服务周到、价格低,还透明。”
为响应国家和省、市大力推行殡葬惠民政策的号召,充分体现殡葬公益属性,伊春殡仪馆全面实施减费降价,免收遗体火化费,骨灰盒销售执行零加价,最高价格600元,最低价格100元左右,公墓价格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免5000元。同时,限定销售殡葬用品数量,削减多项延伸服务,做到了政府基本定价收费全省最低,延伸服务项目种类全省最少,人均在殡仪馆的丧葬费用仅需300元左右。两年来,共减免丧葬费用达200余万元,得到了治丧群众的广泛好评。
为减轻群众丧葬负担,铁力市政府出资将原为个人经营的“享泽园殡仪服务中心”收回公办,交由铁力市殡仪馆经营管理,并大幅度下调殡葬服务收费价格,花圈原价360元/个降至最低70元/个,遗体存放费原价480元/天降至最低120元/天,平均降幅达80%左右……一系列措施,真正让老百姓享受到了惠民殡葬带来的实惠。
全市殡葬服务机构利用电子屏、公示板等方式将“六公开”(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承诺、服务监督)制度进行公示,做到了明码标价,治丧群众可自主选择服务项目,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杜绝搭配和捆绑销售情况的发生,有效解决了殡葬服务乱收费问题,切实保障了群众的基本利益。
当前,我市正在推进殡葬惠民政策普惠共享,在巩固遗体火化费用减免惠民政策落实成果的基础上,力争在2022年底前实现全市殡葬四项基本服务费用全免,切实履行政府对基本殡葬服务的兜底保障职责,为全面建立普惠型基本殡葬服务保障制度奠定基础。
今年清明节前夕,70岁的李大爷正在花店选购鲜花准备祭扫。老人介绍,以前去殡仪馆都是烧纸祭奠,纸灰漫天、烟雾呛鼻。从前年起,他们开始用鲜花祭扫,既环保又安全。
“时代在变,祭奠的方式在变,但对故人的情感是不变的。”李大爷深有感触地说。
清明节期间,为满足广大群众的祭扫需求,全市殡葬服务机构全体干部职工义务为群众擦拭骨灰寄存格位玻璃门、清扫公墓墓位4.1万余个,清理墓区清明节前摆放的祭祀贡品、垃圾等1000余袋。南岔县殡仪馆还举办了集体共祭活动,工作人员统一着装,以全体默哀、诵读祭文、鞠躬行礼、敬献鲜花的形式告慰逝者、礼敬故人,为不能到现场祭扫的群众代行祭扫之礼,表达对故人的哀思。
如今,与时俱进的祭扫新方式让清明祭扫更加“清明”,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复杂形势,我市推出了“云祭扫”服务平台,逝者亲属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和登录网址的方式,即可在网上对故人进行祈福、献花、进香、敬酒等拜祭活动,实现不出家门就可以表达祭奠逝者、感恩先人的愿望,同时有效的控制了疫情传播风险。截至目前,网络祭扫点击量达2.8万余次。
全市各地充分利用清明节集中祭扫的契机,创新祭扫服务载体,大力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将清明节祭扫与弘扬优良家教家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相结合,积极推动丧葬礼俗改革,助力乡村振兴和社会文明进步。
如何强化殡葬服务民生保障能力?是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部门普遍思考的重要问题。
为全力为群众营造环境舒心、服务暖心、办事省心的治丧环境,铁力市殡仪馆对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新建了告别火化厅、综合服务楼,新上了三台火化炉和两套尾气处理设备,购置了四辆专用运尸车,殡葬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又相继建设完成了“殡仪馆自来水安装工程”和“老办公楼改造骨灰寄存室工程”项目,解决了殡仪馆职工及治丧群众多年来用水难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殡仪馆骨灰寄存能力。
嘉荫县针对原殡仪馆建设年代久远,基础设施落后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的满足群众基本丧葬需求,改善治丧环境,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投入,投资1874万元新建了2480平方米具有火化功能的殡仪馆,规划了停车场、办公区、吊唁区、火化区和寄存区等区域,遗体接运、存放、火化和骨灰寄存等设施设备齐全,彻底打破了嘉荫县沿袭70多年的土葬历史,实现了我市火葬区全覆盖,火化率逐年呈上升态势。
为加快补齐殡葬服务设施短板,改善殡葬基础设施条件,制定了《“十四五”伊春市殡葬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谋划全市新建殡仪馆和公益性骨灰安葬设施建设项目6个,总投资7065万元。当前已有5个项目建设资金到位,将于今年陆续开工建设;持续推进中心乡镇骨灰堂建设,全市现已建成使用8个,正在建设4个,覆盖率达到100%。
通过建设中心乡镇骨灰堂,全面提升了殡葬服务均等化水平,殡葬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殡葬服务供给比较充分,服务管理更加惠民便民,社会和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不断提高。
殡葬改革牵涉到千家万户,是一项长期、系统的民生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民政部门将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维护群众基本权益为宗旨,以推动殡葬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提高殡葬服务水平为抓手,以完善殡葬管理体制为保障,不断深化殡葬改革,努力开创殡葬改革工作新局面,为伊春乃至全省全面发展全方位振兴贡献伊春力量,展现民政担当,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严禁在互联网发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闻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4583608537 举报邮箱:baitiebin@163.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黑B2-2008097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12006001 哈公网监备23010002003717号 | ||||
版权所有: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中共伊春市委宣传部 伊春日报社主办 yichun.dbw.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