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伊春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及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2021年2月7日在伊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伊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让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为统领,对标建设“六个强省”,围绕“生态立市、旅游强市”发展定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聚焦人民至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累计发生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已全部治愈,是全省疫情发生最晚、确诊病例发生最少的地级市。疫情防控工作得到了孙春兰副总理和省委的肯定。
(二)聚焦经济运行调度,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5.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8.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3.1%;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2.7%。
(三)聚焦惠企稳企施策,多措并举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6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4.6万户个体工商户恢复营业,复业率达到93.2%。10个省“百大项目”和157个市级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1.6%、103.8%。
(四)聚焦巩固提升,坚决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省级贫困村全部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退出。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整改任务全面完成,妥善处置鹿鸣矿业尾矿库泄漏事件。深入排查整改新增重大风险点,有效防控了金融风险。
(五)聚焦生态保护修复,生态功能区建设扎实推进。森林覆盖率达到83.8%,森林蓄积量达到3.7亿立方米,红松和“三大硬阔”比重达到67%,连续17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
(六)聚焦重点领域改革,林区体制机制焕发新活力。全面落实“省属市管”体制,国有林区改革顺利通过国家验收。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法定事项全面完成。深化“放管服”改革、国资国企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治理创新改革,体制机制活力进一步释放。
(七)聚焦绿色发展,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在全省率先按下旅游业复工复产“启动键”,全年共接待游客9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4.4亿元。森林食品、林都北药、绿色矿山等产业提档升级。
(八)聚焦对外合作,新动能集聚步伐加快。全年新建、续建外来投资项目62个,到位资金45.7亿元。嘉荫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区项目获得省政府批复。与江西省宜春市结成友好城市。
(九)聚焦补齐城市建设短板,城市功能品位同步提升。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正式启动建设,汤嘉公路建设持续推进,林都机场改扩建基本完成,立体化交通网络加快构建。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伊美区铁路棚改、老旧小区改造、“三供三治”建设、中心城区道路升级取得新进展,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十)聚焦民生福祉,林区群众幸福指数稳步提高。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85.8%。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9%,低于省控指标1.91个百分点。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林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二、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市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伊春的起步之年。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外贸基本盘保持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一)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着力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硬仗。确保疫情不出现反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不受影响。
(二)全面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建设新格局。严守生态红线,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和监督,有序推进退耕还林还湿还草,建设完成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原生态保卫战,促进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持续提升。
(三)推动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着力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深化全链条发展,全方位提升旅游产品供给能力,提高农林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加快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巩固建龙西钢在全省钢铁行业中的龙头地位,打造高端钼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四)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着力推进重点项目提速提效。谋划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40个,年度计划投资24亿元。推进与华侨城集团、航天化工集团等企业合作,力争新引进超亿元项目10个以上。
(五)充分激发消费潜力,着力促进市场活跃度提升。主动融入和服务大循环、双循环,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以补齐现代服务业短板为重点,拓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发展“夜经济”,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培育发展数字经济。扩大对俄农林合作,提高合作质量。
(六)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着力破解体制机制深层次矛盾问题。承接落实好党中央、省委部署改革任务,谋划推进好我市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抓好“三大改革”后续工作,高质量完成事业单位改革试点任务,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将改革向纵深推进。
(七)加快地企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现代森工企业发展新模式。伊春森工集团履行好森林资源经营保护职责,全年培育后备森林资源21.4万亩、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26万亩、抚育中幼林163万亩。探索“生态银行”运行模式,推进森林生态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试点。
(八)优化城市布局,着力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国家生态城市。结合哈伊高铁、鹤伊高速建设,加快构建和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同时推进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文明城市建设,做好国家卫生城市第三轮复审验收工作。
(九)补齐民生短板,着力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千方百计稳就业,强化社会保障能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十)科学编制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并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严禁在互联网发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闻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4583608537 举报邮箱:baitiebin@163.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黑B2-2008097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12006001 哈公网监备23010002003717号 | ||||
版权所有: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中共伊春市委宣传部 伊春日报社主办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