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轰鸣,一旁生产线上的村民们正在忙着粟米加工……通过检斤上粮、清理去石、脱壳抛光、碎粉处理、色选分装等环节,粟米就完成了粟到米的褪变。不久,这些金灿灿的小米,就会带着糯香出现在千家万户的餐桌上。这是记者在南岔县迎春乡沙山村——伊南粟米加工厂采访时见到的场景。
技术人员正在查看小米的质量。
本报记者 贾春华 宋勐 摄
南岔县迎春乡沙山村有天然的地理资源优势和多年粟米种植经验,产出的粟米口感独特,因其色泽金黄、浓香可口,声名远扬,已成为南岔县的特色农产品之一,颇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这几年,沙山村村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加上小米的行情逐年上涨,种植热情一直高涨。但是,由于沙山村小米的产量产能有限,导致有效供给一直跟不上市场需求。
去年,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沙山村按照县委、县政府发展“一乡一产业”“一村一品”的战略,在迎春乡党委、乡政府的支持下,自筹资金36万元,建成了200多平方米的伊南粟米加工厂,引进了先进的粟米加工生产设备,不仅提升了出米率,还让产品的品质和价格有了更大的提升。按照当时小米市场价格,每斤能卖到10元钱以上。
村支书刘庆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植粟米赶上好年头,一亩地能产出500斤粟米,原粮每斤就能卖到5元钱,每亩地毛收入就是2500多元,是种植玉米、大豆经济作物的四到五倍。
据介绍,去年,南岔县迎春乡沙山村10多户村民,种植了粟米120多亩。目前,生产出来的小米供不应求,已成为当地群众致富增收的“金豆豆”,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严禁在互联网发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闻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4583608537 举报邮箱:baitiebin@163.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黑B2-2008097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12006001 哈公网监备23010002003717号 | ||||
版权所有: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中共伊春市委宣传部 伊春日报社主办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