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是国人最喜欢的花卉之一,它被传统文人赋予了高洁的形象。从古至今,中国文坛上出现了许多吟咏梅花的诗词作品,其中最经典的有北宋林和靖的《山园小梅》;南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明代高启的《梅花九首》。到了现代,毛主席所作的《卜算子·咏梅》,更是经典中的鳌头之作,也是我最喜欢的咏梅诗词。
林和靖的《山园小梅·其一》:“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此诗突出地写出梅花特有的姿态美和高洁的品性,以梅的品性比喻自己孤高幽逸的生活情趣。开头先写梅花的品质不同凡响。颔联从姿态和香气上完美地表现出梅花的淡雅和娴静。颈联从霜禽、粉蝶对梅花的态度,侧面加强前一联描绘出来的梅花的美。最后说梅花可以亲近,它喜欢低吟浅唱那样的清雅,而不须酒宴歌舞这样的豪华。作者赋予梅花以人的品格,作者与梅花的关系达到了精神上的无间契合。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此词以梅花自况,用梅花被碾压的凄苦来发泄胸中的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扬梅花的精神,对自己的爱国情操和高洁人格进行了肯定和自许。
明代高启的《梅花九首·之一》:“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此诗飘逸超群,力写梅之高韵。脱出了前人的窠臼,采用多方譬喻与衬托的手法,写出梅的气节,突出梅的风骨与精魂。
毛主席特别喜欢古人吟咏梅花的诗词。1961年11月6日,他写信给秘书田家英,让其找到明代高启的《梅花九首》给自己看,并在信中默写出其中一首的前四句。他还曾让田家英找到北宋林和靖的《山园小梅》一诗给自己读。他还曾反复诵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并认为该词文辞很好,但意志消沉,只可借其形,不可用其义。因而反其意而用之,写出自己的《卜算子·咏梅》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是毛主席于1961年创作的词。此词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描写梅花的美丽、向上与坚贞;下阕主要写梅花的精神风貌,表现了梅花的坚强不屈、不畏严寒、对春天充满信心和谦逊真诚的风格,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鼓励人们要有威武不屈的品格,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全词运用逆向思维来立意,融合象征、拟人、衬托、比喻和夸张等手法,读来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严禁在互联网发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闻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4583608537 举报邮箱:baitiebin@163.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黑B2-2008097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12006001 哈公网监备23010002003717号 | ||||
版权所有: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中共伊春市委宣传部 伊春日报社主办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