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母亲经常告诫: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似懂非懂。她给我讲的故事却记忆犹新。
1930年,清华大学校长熊庆来教授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现一篇发表的论文,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周围的人摇摇头。熊庆来又问: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大家面面相觑。
最后,还是一位江苏籍的教员想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我弟弟有个同乡叫华罗庚,他哪里教过什么大学啊!只念过初中,听说是在金坛中学当事务员。
熊庆来不禁惊叹:一个初中毕业的人,能写出如此高深的数学论文,必是奇才。他当即做出决定,要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并打破常规,让他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当馆员。
华家在江南小镇经营一家小杂货铺,勉强维持生计。华罗庚从小的时候,说话总是含含糊糊,行动又总是笨手笨脚的,还不爱说话,同学们给他起了个绰号“罗呆子”。背地里常常议论:长大了,“罗呆子”也不会有什么出息。他喜欢自己思考,有自己的想法,经常把作业乱改一通,好几门科目也因此不及格。许多老师都对华罗庚的印象不好。因为字写得不好,时常受到语文教师的训斥。
华罗庚初中毕业,进入了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家供不起,只好辍学回家,帮助父母管理杂货铺子。华罗庚学数学入迷,经常忘记接待客户,甚至把算题结果当做顾客应付的货款。父亲又急又气,说他念“天书”念呆了,要强行把书烧掉。华罗庚总是死死地抱着书不放。在这期间,他染上了严重的伤寒病,长达半年之久的病造成了他左腿终身残疾。
在清华大学,华罗庚以惊人的毅力自学了英文、法文、德文、日文,他每天凌晨就到图书馆一直待到深夜,正是这样的孜孜不倦,他在2年的时间里,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3篇论文。清华大学破天荒地让华罗庚成为了助教。又过了两年,他正式成为清华大学的教员。从初中学历到成为清华大学老师,华罗庚用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人生发生了转变,数学王国从此多了一颗璀璨明星。
在这个世界,一个人自身对梦想的追求与努力,是改变人生最重要的因素。人生无论何时,只要明白自己想做什么,并且孜孜不倦为之不懈勤苦努力,不停探索,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书香如蜜,是母亲小时教育我的,一直不敢忘记。因为,我们必须像蜜蜂一样勤勉,才能收获生活的芳香!
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严禁在互联网发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闻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4583608537 举报邮箱:baitiebin@163.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黑B2-2008097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12006001 哈公网监备23010002003717号 | ||||
版权所有: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中共伊春市委宣传部 伊春日报社主办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