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有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大意是,颜回居住在陋巷里,每天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以读书为乐,且乐此不疲。孔子夸奖他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自己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甚是令人称道!”
对于读书的乐趣,不仅颜回深有体会,朱熹也是感同身受。朱熹说的更是妙:“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拨琴一弄来熏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朱熹认为,人生只有读书是最好的事。春天,读书的乐趣,好比绿草长到窗前而不剪除,放眼望去,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夏天,更能体会读书的乐趣,在北面的窗户下闲适地躺着,沐浴清风,就像远古时候羲皇时代的人一样逍遥自在。那读书的乐趣是无穷的,好比沐浴着煦暖的南风,用瑶琴来弹奏一曲;秋天,大自然无处不含有冷清的意味,一片萧瑟的景象。而借着床旁一盏矮灯来夜读,其读书的效果事半功倍。那读书的乐趣很令人愉悦,好比在高远的秋夜里,举头赏玩明月;而在冬天,花草凋零,江河干涸,群山枯槁,坐在这辽阔的天地间,展卷,灯光摇曳,地上的火炉里,炭火燃烧,锅里正在煮着茶,一边品茗,一边读书,别有一番暖意在心头。其中的读书之乐,就在这冰天雪地间,欣赏朵朵盛开的梅花,从中总能体会到天地孕育万物的造化之妙。
无论是《四时读书乐》还是《论语·雍也》,其目的大抵都是在劝学。它们摆脱了那种世俗的读书做官、光宗耀祖的腐朽思想。而是在宣扬读书的高雅情趣,不以功名利禄为引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风骨。
先贤们这样喜欢安贫乐道,愿意在心灵上筑起一畦田,用一箪食予以精神慰藉。也许他们更加懂得“尺璧非宝,寸阴是竞”的道理吧?
然而,我不敢说“英雄所见略同”,却也体会到了人生只有读书是最好的事!少年时,我读的第一本书是《烽火少年》。那是一本从伙伴手中借来的小人书。借来阅读,势必受到时限的敦促,我必须秉烛夜读,快马加鞭,只争朝夕,在有限的一天内,把它读完。于是,我废寝忘食的读,妈妈在一边催促吃饭,我嫌妈妈啰嗦,就藏在粮仓里阅读。一天没有进食并没有感到饿,当我把它读完,就像吞下了一块“葡式蛋挞”那样爽心熨帖,甜至心里,齿唇留香。书,它不食物,却能慰藉精神。
后来,我离不开这种精神食粮,阅读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从阅读小人儿书开始,延伸阅读名著、经典、百科,书籍让我的精神更加丰腴、蓬勃!渐渐地,我喜欢上了创作,希望在心灵上筑起一畦田,期待绿草长到窗前而不剪除,放眼望去,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当我看到诸多报刊,被我用心灵筑起一畦畦田地上,那字字像棵棵禾苗,以蓬勃的姿态,反哺人们精神时,别提我的内心多么的激越。
当一些人消极地妥协命运的时候,我并不相信手掌纹络里的宿命,我却相信被手掌紧握的笔,以犁桦的笃定,执着前行。就像农夫那样,勤奋耕耘,以心为畦,耕出一片丰登的五谷,耕出“以稻为道”的山岭,耕出“以德载道”的人生,然后收获良知,并以一箪食充实自己,以飨读者,慰藉每一个饥饿的人生。
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严禁在互联网发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闻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4583608537 举报邮箱:baitiebin@163.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黑B2-2008097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12006001 哈公网监备23010002003717号 | ||||
版权所有: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中共伊春市委宣传部 伊春日报社主办 yichun.dbw.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