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12月19日电 近日,本报编辑部接到一封来信,信中说,我是翠峦区北山所职工侯庆顺,前些年由于我自身有病,夫妻又双双下岗,孩子上中学,家庭生活比较贫困。为早日脱贫,2006年10月份,我东挪西凑筹集了一部分资金,购买了36只种貉,但养殖貉子见效慢,又给貉子买饲料,又欠了不少外债,使我倍感生活无望。看到别人栽培黑木耳时间短、收益快,自己想上项目,又苦于没有资金,正当我为缺乏资金而犯难时,市委副书记姚大为得知了这个情况,主动与我结成帮扶对子,2007年春节为我送来了米面和500元慰问金,随后又帮助解决无息借款10000元钱,这对我来说真是雪中送炭,让我全家看到了致富希望,增加了致富的信心。于是我就利用这笔资金,栽培了1万袋黑木耳。
与此同时,区委书记金宗学和组织部长牟善国也多次到我家走访,了解生产生活情况,为我无偿提供貉子的防疫药品,并送来了200元慰问金,为我解决了养貉饲料地的问题。北山所的党政工领导也经常到我家走访慰问,随时帮助我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多次派技术员到木耳现地指导,为我解决栽培木耳用的小杆30根、木板3立方米等物资,帮助修建貉舍,平整庭院。
在市委、区委领导和北山所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众多好心人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我全家人的一年的辛勤努力,我栽培的黑木耳喜获丰收,获利15000多元,貉子的规模也扩大了,由36只发展到了69只,彻底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
回望我的致富道路,我深刻感悟到:没有各级领导、各级党组织关怀和帮助,我根本无法摆脱贫困。是党帮我走上了致富路。我一定不辜负各位领导对我的期望,自立自强,明年将继续扩大貉子养殖和黑木耳栽培规模,并且带动周围的贫困职工共同发展职工自营经济,用我的实际行动回报党恩,回报关心、支持、帮助我的好心人。
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严禁在互联网发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闻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4583608537 举报邮箱:baitiebin@163.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黑B2-2008097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12006001 哈公网监备23010002003717号 | ||||
版权所有: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中共伊春市委宣传部 伊春日报社主办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