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职工自营经济发展综述
东北网伊春4月9日电 去年,我市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十万职工创业富民行动”,使职工自营经济遍地开花并不断壮大。全市职工自营经济增加值实现33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3%;从业户数达到14.3万户,从业人员33.5万人。
市委、市政府始终对发展职工自营经济高度重视,从2005年开始连续三年,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全市三级干部大会,大张旗鼓地总结部署和表彰奖励职工自营经济工作,对发展职工自营经济先进单位和个人实行重奖汽车、电脑、彩电和摩托车,通过典型的示范带动,在全市掀起发展职工自营经济的热潮。
为把发展职工自营经济不断引向深入,让更多的职工通过自主创业实现致富,去年,市总工会在全市开展了“十万职工创业富民行动”,在《伊春日报》开辟专栏,全年编发《职工自营经济简报》17期,通过专栏和职工自营经济简报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职工创业典型,激发职工的创业观念和创业意识。
我市把去年作为职工自营经济产品营销宣传推广年,引导鼓励职工创名牌,闯市场。开展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对外宣传活动,推动了职工自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与中国食用菌协会联合成功举办了2007·黑龙江伊春·原生态食用菌发展论坛暨首届山特产品交易会。中国食用菌协会正式做出了关于授予伊春市为中国原生态食用菌生产基地的决定,并当场授牌。与此同时举办的首届黑龙江伊春山特产品交易会也取得了丰厚的经济技术合作成果,交易总额达1.09亿元,其中销售额213万元,签约额1.06亿元。
组团参加了全国第六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展销会。组织19个单位73人参会,订购展位6个,有7个单位展出了10余种食用菌产品,现场销售额(样品)达2万余元,我市被评为唯一的优秀组织奖单位。
组团参加了第25届世界批发市场联合会代表大会暨展会。我市组织新青局、桃山局、伊春区等单位参加了会议,在大会上作了题为“打造伊春(小兴安岭)——中国原生态食用菌之都,建设全国最大的山特产品大市场”的专题发言,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我市的基本情况、原生态食用菌产业情况和山特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情况,使与会经销商进一步了解了伊春和原生态黑木耳。
组团参加了第三届中国国际食用菌烹饪大赛暨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高层论坛。组织美溪局、南岔局、市烹饪协会等单位参加,这次大赛由我市协办。我市推出的“原生态食用菌蘑菇山珍宴”受到媒体关注和评委好评。我市获团体赛金奖和仿真御膳熊掌金牌菜荣誉,并荣获特别贡献奖和协办奖。大赛期间还举行了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报告课题组举办的“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报告新闻发布会暨产业发展高层论坛”活动,我市在论坛会上做了伊春原生态食用菌产业情况的精彩演讲。目前,我市正在积极筹备注册“伊春原生态食用菌”商标,生产第一批原生态黑木耳样品,努力把伊春打造成为全国原生态食用菌之都。
经济发展,技术是关键。我市先后两次组织职工自营经济顾问团成员,围绕自营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研究和探讨。针对我市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召开了由职工自营经济顾问团、讲师团成员、木耳协会理事、部分区(局)工会主席、林场场(所)长以及食用菌经销商、种植大户参加的原生态食用菌专题研讨会。为提高职工自营经济户的技术能力,组织职工自营经济讲师团开展了技术培训,全年共计培训1200余人(次)。
为了让职工学有样板,赶有目标,我市在218个林场(所)中组织开展了职工自营经济“百场大观摩”活动。此次活动共组织1732人,深入到55个林场(所),对黑木耳、五味子、平贝、狐、貂等十余种自营经济项目进行了实地观摩和学习考察。各地从学习先进场(所)的成功经验中,进一步开阔了发展职工自营经济方面的视野,促进了职工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在全市上下营造了人人奔致富、人人争当创业先锋的良好氛围。
我市还在林改试点单位开展了以“一帮、二送、三推进”为主要内容的职工自营经济“下基层、看场所、进家庭、促发展”活动,并派出五个调研推进组进行调研推进。在翠峦局召开了林下经济经验交流会议,总结交流发展林下经济的经验做法,推动了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林改场所呈现出了“不种蔬菜种树苗、不种粮食种人参种五味子”、“劳力紧缺价格上涨”的喜人局面,形成了长久、持续、稳定、不断增值的收益。乌马河林业局三个试点林场所发展林下经济职工户数达117户,职工平均年收入增加3000多元。翠峦林业局有172户确定了发展黑木耳、平贝、养鹿等近期项目,有55户确定了发展刺五加、五味子、近山参等中期项目,有112户确定了发展兴安落叶松、速生杨等长期项目。桃山局目前已在三个试点林场确定了林下经济示范户74个。林下经济的短期项目主要以栽培木耳、香菇等食用菌为主。神树林场林地承包户王德栽培黑木耳的规模已达到6万袋,年产干木耳6000余斤,获利6万元左右。中期项目以五味子栽培为主,神树林场林地承包户徐长思、于秀莲在林下五味子改培、全光下五味子种植,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严禁在互联网发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闻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4583608537 举报邮箱:baitiebin@163.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黑B2-2008097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12006001 哈公网监备23010002003717号 | ||||
版权所有: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中共伊春市委宣传部 伊春日报社主办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