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4月29日电(高文彪记者张桃)王德是桃山林业局神树林场青年,妻子孙凤霞是林场下岗职工。多年来,两人经常外出打工,后在亲友的帮助下购置了一辆货车跑运输。长期在外出车,钱没挣多少,还让家人提心吊胆、担惊受怕。
2006年春,神树林场被定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之一。林场栾书记来到他家,向他宣传林改政策,动员他参加林地承包。
“那时咱心里也没底。可见书记那么诚恳,再想想自己舍家撇业在外辛苦,就觉得书记说得在理。”想起当年承包林地时的情景,王德拉开了话匣子:“承包林地用去13640元,这笔钱对我家来说可不是小数目。可有了林地,夫妻俩都有活干,再不用外出打工了。”
承包林地后,王德开始琢磨如何以林地为依托,进行多种经营。经过反复考察和论证,他决定栽培黑木耳,实现当年有收益;栽培五味子,实现三四年后有收益;再栽植大青杨短周期原料林,十年就能采伐,作为长期项目,有个大收益。
2006年秋季,按照林业局的规划设计,王德对承包的郁闭度较低的林地全面进行了清林,又购买了粉碎机,把清林剩余物拉回家中进行粉碎,装制了6万个黑木耳菌袋。为了能更好地经营木耳菌,他和爱人都搬到了山上临时小房里,吃住在山上。在夫妻俩精心照料下,黑木耳长势喜人,每袋产干耳均在50克以上,当年,仅黑木耳纯利就达6万多元。
王德告诉记者,承包林地后,他除了栽培黑木耳外,还栽植大青杨7500株、五味子15000株,合计投资64500元。谈起未来的日子,王德信心十足:“是林改政策和场领导把我带上了致富路。今年,我准备栽培黑木耳15万袋。”
采访快结束时,林场栾书记对记者说:“在王德的带领下,神树林场有16户职工、青年栽培了黑木耳,共计32万袋,生产黑木耳2万公斤,年创产值120万元。王德承包经营林地的一些致富经验,让林场职工、青年看到了家庭致富的前景,也看到了林区发展的美好未来。”
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严禁在互联网发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闻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4583608537 举报邮箱:baitiebin@163.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黑B2-2008097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12006001 哈公网监备23010002003717号 | ||||
版权所有: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中共伊春市委宣传部 伊春日报社主办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