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贾春华 宋勐
近年来,南岔县以完善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为重点,围绕残疾人实施生活保障、康复救助、就业创业等服务,拓展残疾人保障路径,搭建残疾人自主创业平台,推动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南岔县坚持推进按比例就业和集中就业、鼓励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在金典手工编织等公司各举办4期培训班,培训人员170名。配合市残联集中举办手工编制、微机培训、厨师面点等技能培训班,培训指导有就业需要的残疾人396人次。加大就业安置力度,给予创业补贴,鼓励残疾人尝试各类居家创业活动,先后为150多名残疾人应聘者提供了咨询,为10名残疾人提供扶持资金2.6万元,用于创业、购买从业工具,帮助10名残疾人实现自主创业。目前,全县残疾人实现就业和个体从业609人,其中政府公益性岗位安排55人。
南岔县把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主要内容,对2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进行了彻底改造。凡是贫困残疾家庭的孩子考入大学,给予5000元奖励。连续3年为33名农村贫困残疾人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为有劳动能力的11名残疾人安置了公益岗位。为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分配3000元左右不等的扶贫产业收益,为41户建档立卡残疾家庭办理了小额贷款、全额缴纳医疗保险及人身意外伤害险,发放临时救助4000元,补办残疾证5本。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率达到100%。通过帮助残疾人供电通水、修桥铺路、发展种养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政策等措施,全县52户55名残疾人已全部脱贫。
南岔县把以残疾人为代表的弱势群体作为保障的重点对象,做到应保尽保,有1381名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有227名残疾人得到集中或是分散供养。积极动员残疾居民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全医疗,参保率达到95%以上。民政部门为残疾人就医开通绿色通道435人次,计163.12万元。
开展残疾人人身意外伤害险减免保费活动,有2011人(次)残疾人参保。通过实施扶残助学项目,大力实施残疾人助学工程,为无法入校学习的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全部纳入“两免一补”政策范围,为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减免书本费、学杂费等各类费用,为残疾学生唐永鹏发放助学金10000元,非义务教育救助55人次6.5万元,高等教育入学帮扶4人0.8万元,解除了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后顾之忧,让风中蓓蕾享受更多阳光。
南岔县动态掌握残疾人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实施白内障复明、假肢装配、精神病防治康复、辅助器具适配等专业康复服务项目,实现了“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目标。几年来,为295例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为70多名肢体残疾人配装了假肢,为54名视听残疾人配装了助听助视器,为残疾人免费发放各类辅具650件套,为0-6岁残疾儿童进行抢救性康复服务,为19名肢体残疾(脑瘫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服务,为40名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药物服务,为20名盲人购买盲人手机,对6名康复医生进行专业培训,让受损生命重焕生机。
南岔县利用“助残日”“法制宣传日”等特殊结点,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成立残疾人法律援助站,接待来信来访百余人次,满意率达到100%。先后为23名残疾人提供了法律援助。
南岔县投入改造资金8.75万元,为25户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建成集残疾人康复训练、五大专门协会活动等服务为一体的残疾人康复站2处,设置康复设备88件,均免费为残疾人开放。
南岔按照“资源共享、就近就便”的原则,与县三兄弟老年公寓签订合作协议,为近40名符合条件的贫困孤残人员提供集中托养。依托市第五精神病专科医院,为85名重度精神残疾人提供医学康复和集中托养服务。与龙妹家政服务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为60户残疾人家庭实施“阳光家园”计划,解决特困重度残疾人托养难的问题。
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严禁在互联网发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闻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4583608537 举报邮箱:baitiebin@163.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黑B2-2008097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12006001 哈公网监备23010002003717号 | ||||
版权所有: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中共伊春市委宣传部 伊春日报社主办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