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政协委员、市金艺达木屋设计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景林一直在文化的海洋里遨游,以文化的形式回报家乡,是刘景林的夙愿。
1962年12月,正值小兴安岭木材生产的黄金季节,当代杰出诗人郭小川来到伊春市新青林业局采风并创作出影响巨大的《林区三唱》,郭小川的《林区三唱》以及他在伊春林区采风的故事深深地感染着人们。
刘景林热爱文学,尤其热爱诗歌;热爱曾经在新青局采风并创作出《林区三唱》的诗人郭小川。郭小川的许多诗歌他都能背诵。那些诗歌令他激动不已。他不止一次想:郭小川的诗歌影响了几代人,怎样才能把郭小川的诗歌以及他的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们了解诗人郭小川与伊春林区的深厚情感?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们了解《林区三唱》创作的背景?郭小川在新青采风的故事仅靠口口相传还能流传多久?新青乃至伊春林区的旅游事业方兴未艾,若是再注入更多的文化岂不是更好?他反反复复思索了多次,渐渐地萌发了一个憧憬:创建郭小川林区纪念馆。
2015年,刘景林去北京办事,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了郭小川的大女儿郭岭梅的电话。办事之余,他通过朋友引荐,去郭岭梅家登门拜访。刘景林向郭小川的夫人、向郭小川的三位子女表达了自己对诗人郭小川的敬意,进一步了解了生活中的郭小川。但是,他并未将自己想在郭小川采风地建郭小川林区纪念馆的想法合盘端出。他想默默地做这件事。
从北京回来后,刘景林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刘景林这一举措,得到了新青区委区政府的多方支持。刘景林投资一百多万元建起了风格独特的郭小川林区纪念场馆。
2016年9月,郭小川林区纪念馆落成。
刘景林多方收集郭小川的照片、书籍乃至郭小川当年用过的老物件。多少次,刘景林在书店里一册一册地翻阅;多少次,他在旧书摊前流连忘返;寻找郭小川的各种版本的诗集乃至关于郭小川诗歌的评论集;多少次,刘景林拜访那些熟悉林区的人们,拜访当年与郭小川有过接触或者有过间接接触的林业工人;了解诗人当年在林区采风时的点点滴滴。了解诗人当年来林区时的装束以及到木材生产一线采风时的衣着。刘景林还专程去外地,在旧货市场寻找那些已经从人们视野中消失的老物件。于是,一件件老物件塞满了行囊、塞满了汽车的后备箱。几年来,刘景林从全国各地淘回了很多郭小川的诗集以及老物件。
步入郭小川林区纪念馆,只见馆内整洁明亮,精致的展橱内,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诗人郭小川各种版本的诗集、文集;还有评论家关于郭小川的评论集。展橱里还端端正正地摆放着郭小川各个时期的大幅照片;摆放着一些其他展品。这些纪念品和展品充分表达了人们对郭小川的敬意与怀念。
郭小川的照片中有一幅照片令人驻足观看:照片中的诗人正值壮年,棱角分明的脸庞,炯炯有神的双眼,正在目视前方,似乎在眺望茫茫林海,想必诗人已是激情满怀、浮想联翩吧。
郭小川在林区采风时穿过的工作服、绑腿、戴过的帽子等,也都陈列在展橱里。现在,郭小川林区纪念馆馆藏书刊百余册,六十年代老物件200多件。
纪念馆的展品中,最令人瞩目的是墙壁上挂着的一幅木雕书法作品。细看,雕刻的是郭小川的《祝酒歌·林区三唱之一》。那幅书法雕刻作品长6米,宽2.5米;字迹清晰,入木三分。刘景林以这种形式,向郭小川致敬。
2017年,新青林区开发建设60周年,恰逢郭小川在伊春林区采风55周年,新青区委区政府向郭小川女儿郭岭梅、郭晓惠两位女士发出邀请,邀请她们前来参加纪念新青林区开发建设60周年大会。会后,郭岭梅、郭晓惠应邀来到郭小川林区纪念馆参观。郭岭梅、郭晓惠望着纪念馆的牌匾直呼:太意外了!当她们步入馆内,当她们仔细观看了那些展品之后,更是赞不绝口。
刘景林建立郭小川林区纪念馆之举得到了郭小川家人的称赞。郭岭梅、郭晓惠参观之后,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她们就如何进一步丰富纪念馆展出内容、增加展品与刘景林进行了深入交流,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自郭小川林区纪念馆落成之后,人们怀着对一代杰出诗人郭小川的崇敬之情,纷至沓来。到目前为止,已有数万人前来参观学习。
谈起郭小川林区纪念馆,刘景林充满信心地:“我还要继续做下去,不断增加展品,不断丰富展示内容;为宣传伊春地域文化,为宣传伊春旅游文化,为宣传郭小川讴歌伊春林区、讴歌林业工人的精神,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严禁在互联网发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闻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4583608537 举报邮箱:baitiebin@163.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黑B2-2008097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12006001 哈公网监备23010002003717号 | ||||
版权所有: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中共伊春市委宣传部 伊春日报社主办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