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夜幕降临,60多位舞蹈爱好者聚集在嘉荫江边的广场上。她们头戴贝雷帽,身穿水手服,系着红领带,踩着高筒靴,在极富节奏感的旋律中翩翩起舞。她们健康、阳光、向上,优雅的舞姿给美丽的嘉荫小县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线。这支水兵舞蹈队就是目前嘉荫县最火最时尚的“丽萍舞蹈队” ,队员平均年龄55岁,是一个欢乐向上的“family”。
与舞蹈结缘跳入“舞坑”
从不会跳舞到与舞结缘,仿佛就在一瞬间。56岁的贾丽萍是水兵舞队的“掌门人”。
与舞结缘,还得从1994年说起。当年只有32岁的贾丽萍从嘉荫县向阳乡调到嘉荫县工作,贾丽萍经常到江边散步,因自己从小喜欢跳舞,每当她到江边散步时,都会被一支年纪较大的广场舞舞蹈队深深吸引,没多久她就加入了这支广场舞舞蹈队,当时她是舞蹈队里最年轻的队员。
2012年,因贾丽萍所在舞蹈队人员年纪普遍较大,跟不上新舞曲节拍,贾丽萍便组建了“丽萍舞蹈队”。这支舞蹈队因成员年龄都很年轻,主要跳一些节奏较欢快的舞曲。用贾丽萍的话说,当时她们跳的舞蹈属于广场舞升级版,因为传统广场舞就那几个动作,很多跳舞者已经跳得滚瓜烂熟。队员们想跳新舞蹈,她就得抽时间琢磨和学习一些新舞步,然后在去教自己的队员。 2015年,水兵舞风靡全国,贾丽萍一下就被水兵舞深深吸引,她决定带领自己的队伍跳出不一样的广场舞。
水兵舞又叫拉手舞、六步,原是美国军舰上水兵跳的一种舞蹈。最开始是两位男士对跳,随着美国海军的远征,水兵舞也被带到了世界各地,并且演变为男女对跳的一种舞蹈。它与慢三、慢四不同,无论是从舞蹈的风格,还是对舞姿的要求,都与交谊舞有很大的区别。主意拿定后,在征得舞伴们一致同意下,贾丽萍开始通过网络、图片研究水兵舞的跳法和技艺。水兵舞不同于其他舞步的动作简单,它糅合了交谊舞、广场舞、拉丁舞等各派,根据广场舞的特点精心编排而成,既有民族舞的欢快活泼,又有吉特巴舞的奔放,所以要想把水兵舞跳好跳美极不容易。为了满足队友的要求,贾丽萍勤学苦练,一有时间她就打开电脑,将每一步记在纸上,然后自己对着镜子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学,然后再教队友。看着队友们在自己的传授下都将水兵舞跳得有模有样,贾丽萍成就感十足。
教大妈就像教小孩
一转眼,舞蹈队已正式成立三年多,人员也由初期的30与人增加到60多人,最难能可贵的是这支舞队的成员流动率几乎为零,这和贾丽萍辛苦付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大家虽然不是真正的‘水兵’,但对于‘水兵舞’都有一种特别的偏爱。广场舞跳来跳去就是那些曲子,水兵舞运动量就大了不少,跳起来轻松活泼,富有朝气。教大妈们跳舞就像回到了幼儿园一样。其实人上了年纪,就逐步回归了童真。对老年人教学要有方法,她们个性都很强、自尊心很强,虽然记忆力差点但是理解力不错。”贾丽萍说,为了让每个人都能跳好,她选的舞步尽可能简单,以便所有人都能跳。每个舞步她都会写在纸上,还会根据动作配合歌词对舞蹈动作进行设计,用学前教育的方式对学员反复教学。每一个动作要教上十几遍,还要尽量慢点教。“教老年人跳舞和教孩子有着非常相似的思维方式,每次训练,我都会鼓励她们,只要自己比昨天跳得好,就是进步了,我经常会说,你们真棒!”
跳水兵舞半年之后,队员们发现了这套舞蹈带给大家的惊喜,不少队员的体重一直保持得很好,腿不疼腰不酸,形体和气质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因为整支舞蹈节奏轻盈、不激烈、接地气,但同时又主要以前脚掌着地,所以对中老年人的健身作用尤其明显。
舞蹈队年龄最大的是田桂兰(66岁)和夏桂芝(65岁)。因两位老人年纪大,从来没学过舞蹈,学跳相对繁琐的水兵舞非常困难,每个动作贾丽萍都要手把手耐心指导,但还是学的很慢。可是两位老人并不气馁,每天回家,照着镜子一遍一遍跳,有时还让家里孩子当观众,哪个动作没跳好,孩子就给纠正一下。现在两位老人旋转、跳跃……跟着音乐的节拍,双人对跳动作整齐划一,丝毫不逊色队里的年轻人。
要跳好水兵舞,就要在原有正确的水兵舞基本步法的基础上,注重吉特巴舞蹈的线条和律动,合理运用脚尖、脚跟、脚掌着地,先跳好每一个舞蹈动作点,再逐渐掌握其节奏、风格和要领。刚开始跳水兵舞动时,贾丽萍特地将前两套标准舞步动作简化,让年轻的带年老的跳,以“兵教兵”的方式边学边跳。
三年下来,贾丽萍教会队友跳全了网上当红的7套水兵舞,每套舞11个动作花样,每个花样节拍都不同,跳起来非常优美。
水兵舞跳出不一样的夕阳红
旋转、跳跃……跟着音乐的节拍,双人对跳的舞群动作整齐划一,时而又各有创新。记者在现场看到,舞群中舞姿飒爽的“水兵们”有年过六旬的老者,也有三十岁的年轻人,但更多的是动作矫健的中年人,她们聚集在一起,就是通过表演的形式,相互切磋技艺,但更重要的是秀出舞姿,追求健康与快乐。
贾丽萍告诉记者,现在她们每天早晚都会在嘉荫江边跳舞,既为了锻炼身体,也是展现中老年朋友的的精气神,展示自己健康与活力。她们希望把队伍打造成嘉荫县一道独特的风景!
林城晚报记者 王晓微 华方芝
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严禁在互联网发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闻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4583608537 举报邮箱:baitiebin@163.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黑B2-2008097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12006001 哈公网监备23010002003717号 | ||||
版权所有: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中共伊春市委宣传部 伊春日报社主办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