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载风雨兼程,六载足音铿锵。只为兑现一份庄严的承诺:“在全省率先整体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政府统筹,协调推进,保障义务教育发展均衡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性工程,是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举措。2012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指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011年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全省各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了总体规划和要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入快车道,国家教育部与省政府签订了责任状,省政府与市政府也签订了责任状。市政府按照规划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2011-2016年全市17个县(区)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计划。
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都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给予空前的重视和关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并作出指示和要求。市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将“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纳入未来五年的目标和任务。市委、市政府将我市“完成铁力市等6个县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务,确保在全省率先整体实现均衡发展目标”确定为今年市委年度工作目标和市政府工作报告重要民生工作任务。为强化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主管教育副市长为副组长,市政府办、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编办等为成员的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市政府分管领导和教育部门进行了再强调、再安排、再部署,会后市教育局多次深入学校进行督导检查,建立问题清单,抓住关键环节,全力推进落实。各县区政府将推进和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政策上重点支持,在工作上统筹安排,为全面完成均衡发展任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实现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均衡
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今天的我市教育,正逐步实现设施现代化、资源优质化、办学特色化、教育均衡化。办学条件的大改观,促进了教育发展的新跨越。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及各级党委政府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加大教育投入,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学校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学校校舍都新建维修一新,一些学校铺设了塑胶跑道,理化生、音体美等功能教室设备设施一应俱全,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义务教育学全部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
“新增更换电脑200台,装备多媒体教学一体机36套,学校区域网光纤全面提速,各校配置了远程教育配套系统、网络系统、智能广播系统、安全监控和电子屏等设备;配齐了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音体美室、综合实践活动室、科学实验室、心理咨询室、医务室、图书室等多功能教室的教学设施设备,全部达到省定标准;学校优质资源“班班通、校校通”覆盖率达到了100%。”如今,漫步在五营区中小学校园,舒心的环境,可爱的笑脸,洋溢着快乐,充满了希望。
“更换了电动大门、办公桌椅和学生桌椅;增添了图书,实验器材、音体美器材、各功能室设备和多媒体设备;改造了供水、供热和供电设施;维修了卫生间、楼梯、走廊。同时对两所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学楼都进行了外墙节能改造、内外墙粉刷;更换了门窗、地板。为第一小学新建一个300米环形塑胶跑道和一个标准人造草坪足球场。为第二中学修建了环形跑道、轮滑场地和五人制足球场和对操场进行了硬化改造,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汤旺河区坚持把教育投入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单独列项,优先安排,全额纳入预算,优先保障教育支出,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改善中小学校办学条件。
……
市委市政府逐年加大对义务教育学校资金投入力度,对校舍进行维修改造,并按照标准化学校标准配备了理化生、音体美、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教育教学设备。几年来,市政府向义务教育学校共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各县区政府也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铁力市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2872万元,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建设、校舍安全工程、中小学布局调整、标准化学校提档升级等工程建设。嘉荫县大力实施“免费教育”,几年来投资7900万元,对在本县接受教育的学生全部免除学费、杂费、住宿费,为所有中小学寄宿生提供每人每天10元的免费营养餐,每年为所有中小学生发放四季英伦风校服、皮鞋、运动鞋、拉杆书包,县连续六年实现了未成年人零犯罪。伊春区政府在前期进行大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2016年区政府又投入2773万元,用于维修改造基础设施,充实完善教学设施设备,今年又投入资金对八一学校进行扩建。五营区、汤旺河区、乌伊岭区也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证了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学校设备设施配置都超过省级标准化学校建设底线要求。
深化内涵,注重公平,实现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均衡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也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终极目标。
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教育部门始终坚持学校外部条件改善是基础,而内涵建设达标是根本,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文明校园、平安校园、质量校园、健康校园、智慧校园”五园建设工程,推进义务教育在均衡中实现内涵建设质的提升。
创新德育工作。在加强德育工作中,教育部门和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开全、开足、开好德育课程,落实师资、课时,注重课程的实践体验和情感融合,充分发挥了全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作用,让学生在体验中快乐成长。突出学科特色,落实好“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目标,发挥各学科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在创新德育载体上下功夫,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梦”教育、“三爱”教育、“三节”教育,以及校园防欺凌等多种主题教育活动,将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与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有机结合,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探索出在课程中落实,在活动中强化,在环境中熏陶,在评价中引领的新路子。
创新教学模式。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后总结推广了朗乡局中学的“ACDU”课堂教学模式(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运用提升),乌伊岭区中学的“F2X”课堂教学模式(即分层分科,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和双丰局一中的“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友好区一中以“学、练、导、悟、测、评”为主的“六部双边、分层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在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积极推广,成效显著,举办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会,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创新培养模式。着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专的教师队伍。“以赛促培”,实施教师“过关工程”,设立了写字关、备课关、教学关、评课关、课件制作关等,通过大规模的比赛活动,提升教师素质。“以送促培”,从全市选拔优秀的校长、教导主任和教师,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到薄弱县区学校送教,面对面指导,成效显著。“以研促培”,启动了“名优教师工作室”建设,全市共推荐315名教师入选,初步建立起名师与参培教师合作互动的培养人才新机制。
抓住核心,形成合力,实现义务教育标准均衡
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教育部门和学校针对我市义务教育学校点多、面广、线长,校际之间差距较大的现状,坚持问题导向,抓住核心指标,努力形成推进均衡发展工作的整体合力。
确保核心指标达标。考核县域义务教育是否均衡需要达到“七个半门槛”,即:小学校级间差异系数小于或等于0.65,初中学校校级间差异系数小于或等于0.55;连续三年教育经费达到“三个增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都到省级标准化建设合格学校;对县区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考评分85分以上;“三残儿童”入学率不低于80%以上;全面完成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公共满意度调查85%以上。这些考核指标标准要求高,实施难度大,受检县区克服困难,举全县(区)之力确保各项指标达标。如对校级间差异系数大的问题,通过学校布局调整和整合资源给予解决,伊春区今年共撤并了4所义务教育学校,使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对于个别年份没有达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问题,县区都通过增加教育投入补差到位;对于残疾儿童不能上学的问题,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给予解决。
加大督查力度。市教育局加强培训指导,多次组织召开县区教育局长、督导室主任以及迎检学校负责人参加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培训会议,并聘请省政府教育督导专家进行专题讲解、答疑解惑。国检前,组织迎检县区教育局局长、督导室主任到省参加迎国检培训。迎国检前市教育局及时督办指导,下发迎国检通知8个,通过微信工作群进行业务指导30余次,电话答疑40余次。强化督导检查,两年来共进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20余次,实现了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对部分薄弱学校进行反复跟踪督导达3-5次。省检后,今年又对铁力市、乌伊岭区、嘉荫县、汤旺河区、五营区和伊春区30多所学校进行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复查。在铁力市区域召开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反馈协调会。共完成14个复评报告、2个申请国家评估报告和25个督导检查通报。
强化问题整改。建立了问题清单,完善了通报制度,并与各问题县区对接,研究落实均衡发展发现的问题,几年来共督促完成迎检县区督导检查过程中发现的4个方面近百个问题。对迎检县区差异系数、教育“三个增长”等核心指标问题集中进行了8次重点研究、测算和指导。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今天的林区教育,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平等的优质教育,已不再是梦想。展望未来,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义务教育发展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目标迈进将成为现实,伊春教育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严禁在互联网发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闻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4583608537 举报邮箱:baitiebin@163.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黑B2-2008097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12006001 哈公网监备23010002003717号 | ||||
版权所有: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中共伊春市委宣传部 伊春日报社主办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