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 山坳飘书香
——朗乡局以新模式、新方法、新思路办好基础教育
本报记者郭盛起
走进朗乡中学,洁净的校园,朗朗的读书声,让人油然而生崇敬之情。从初一到初三,24个教学班24个小团体组成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家庭里,没有优差之分、没有高低贵贱,所有学生都享受着阳光教育,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教室里,三面墙壁一面窗,每面墙壁都有一块黑板,学生们的座位也不是横纵成行,而是以6到8人为一组,四张课桌紧邻,两两相对。一班分四组,竞学争上游。
本应出现在黑板前的授课老师站在了学生后排,学生们拿起导学案做起了教员。知识点、重点、解题方法、注意事项在“小教员”的口中传出,声音清脆、落落大方。讲闭,其他学生站起补充,没有疑义的问题直接略过,如遇疑难,共同解决,教师适时点拨,最终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将知识点学深吃透。一节课,老师讲授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过去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彻底转变。
把一堂课的时间砍成块儿,给老师只留20分钟,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老师们的授课质量,讲课要精之又精,备课要细之又细,要用最直接、最精炼、学生们最能接受的话语讲好每一个知识点。
余下的25分钟全部留给学生,让他们讲、研、论、举,不停地切磋互动,在主动中学透知识、掌握方法。这就是朗乡中学在教育改革中独创的“ACDU”教学模式,学校根据教育规律、课改理念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课堂教学分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和运用提升四个环节。除了自主学习之外的三个环节,学生们都是在互动中互相学习。
学生与老师角色互换,想上讲台把知识点讲明白,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全班的眼睛都盯着你看,都在认真听,讲完之后还有其他同学点评、打分,如果不好好准备,一旦讲错了,可真就下不来台了。但一想到自己能把所学、所思、所感传送给同学,实现共同进步,自豪感和喜悦感也是满满的,所以,这里的学生对待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知识点都是极度认真,对问题的理解几乎达到苛刻的程度,为了让自己的“讲课”更加丰满,他们查阅学习资料,举一反三,往往通过一个问题讲解,既有对新问题的探究,还有对已学知识点的复习,叠加效应异常明显。
学生讲课不是固定的几个人,而是全班都要讲,各组之间随机抽,抽到谁就谁讲,谁也不能有侥幸的心理不去精心备课。因为一旦你讲砸了,不能让其他同学理解,小组之间的打分可是不含糊,给你个低分,面子上也挂不住啊,更不用说组员的抱怨了。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智商致使每一个人的学习成绩都不会相同,刚从小学升到初中,虽同一起点起跑,但受“体力”因素限制,总有快慢之分。教育想均衡发展,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只有从根本上突破学生的“体力”限制,让他们同起跑、同冲刺。
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小组都是6至8人,一半成绩好,一半成绩差,一对一结对,以优带差,真正做到我帮你学、我带你学、我督你学。想不学也不行,每一个组员成绩的提高都与小组的班内排名挂钩,谁也不甘落后。
温暖的校园是学生们汲取知识的营养源,更是他们展示自我的舞台,在这里,他们才是真正的主角,在这里,他们之间是平等的、互助的、团结的,整个校园都充满了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正能量。
现行教育体制下,初中无疑是一个分水岭,是通往高中的必经路,更是迈向大学的奠基石。而初中阶段也正是青春懵懂的情绪波动期,还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待形成的时期。朗乡中学将为学生处理好青春期方方面面的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念,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健健康康地成长进步作为一切工作的主旨,提出了“不以成绩论好坏”的施教方针,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式的有益探索,全面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另辟蹊径,以“想说、敢说、能说、会说”为切入点,达到“以说立德、以说启智、以说促学、以说树人”的目标。
每天早上的晨读时间,学校会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课前齐喊班训,老师结合各学科特点,努力为学生搭建说话的平台,引导学生历练说话的勇气,消除自卑、恐惧、求全责备等心理障碍。语文课堂前的“3分钟讲演”声情并茂,掌声不断从走廊深处传来,针对最近时期新闻媒体传递的热点问题进行“新闻发布会”、“两分钟评论”,或者讲述“历史上的今天”,不定期举行小组之间的辩论赛……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课堂虽然是主阵地,但仅仅依靠课内还远远不够,在课外,他们也抓住一切机会。跑操时,整齐的步伐、嘹亮的口号、昂扬的斗志,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质、磨练了意志,还让他们学会了在慵懒中奋起,在风雨中坚强。
朗诵比赛上,唐诗宋词高亢雄浑;作文下笔时,名言警句信手拈来;辩论赛上,更是旁征博引、句句犀利。从初一的稚嫩羞涩、声如蚊呐到初三的朗朗上口、声音洪亮,一路走来,他们掌握了一项将伴随一生的技能。以说促教,让教师的育人思想境界大开;以说促思,让学生的多样才华吐翠含芳;以说促学,让学校的鲜明特色一枝独秀。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沐浴在深化改革的春风里,投身在绿色化转型的大潮中,朗乡中学不忘过去、巩固成绩、展望未来,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负责的态度,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向着进入全市基础教育名校的既定目标扬帆举棹,快乐远航。
启示一:起点不同,终点相同。朗乡中学采取“ACDU”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之间竞学、带学、帮学,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让优生更优、差生进步,共同成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均衡公平。
启示二:以说促学,提升本领。连续三年加大力度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让他们“想说、敢说、能说、会说”,不仅让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得到锻炼,更加消除了青春期的一些不利影响,一步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为将来求职、就业、社交、考试打下了基础。
启示三:全班为师,众人出彩。在朗乡中学,每一个学生都是老师,都能上讲台讲课,这就需要把知识点彻底学深吃透,久而久之,培养出了学生刻苦钻研的良好习惯。而且通过讲还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表现力,培养其思考问题全面性,进而提升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