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平贝母铺就绿色转型路
白杨本报记者路景龙
“党中央始终关心大家,党和政府的政策会一以贯之,大家还要自力更生,找到新的门路,让伊春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习总书记到我市考察调研时说过的话,红星区的领导干部和全区职工群众一直都记在心里。他们以习总书记讲话为引领,积极发展平贝母北药产业,把北药产业一步步壮大,用实际行动走出了一条符合该区实际的绿色化转型发展的新道路。
在清水林场的平贝基地,记者看到林区职工们家家户户正在忙忙碌碌起收平贝母,享受着丰收的喜悦。从过筛、清洗、晾晒、烘干到精选,每一个角落都能听见欢声笑语。
“今年平贝市场行情有所回升,小贝母干品110元一斤,大贝也能卖到48元,百姓今年可以卖上一个好价钱。”平贝基地清水河经营所负责人刘洪茂高兴地一边向我们介绍,一边指挥着林场工人们的起收。
记者抓起一把晾晒好的平贝,个大、圆滑,闻起来有一股茉莉花的清香味,有着淡黄的颜色。“这些晾晒的平贝是上等的品质,做药材的最佳选择。”区北药办负责人王志林向我们介绍。
对于平贝种植业,该区已有30多年的历史经验了。曾经辉煌过,全区林场职工家家户户种植,全区年产值曾经高达2.1亿元。随着中药材市场波动,也曾经凋零过,丰收季无人问津,价格低迷如草芥。如今,市场价格回升,北药平贝母生产再次成为该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全区平贝种植面积达2900亩,年产干贝母330吨,平贝产业年产值达5830万元,这里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平贝母种植之乡。
红星区在2004年建设了清水河平贝GAP生产基地,2007年通过了国家食药局中药材GAP基地认证。在该区委、区政府的推动下,建立了以“公司+基地+农户”为生产经营模式,积极发挥好传帮带作用,以创业带动就业,引导职工群众发展“种养采加销”的经济模式,带动下岗职工创业就业,红星人靠着坚持,北药的平贝产业才一步步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
为提高平贝母起收效率,该区还依托黑龙江省林下经济资源研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平台,与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进行产学研联合,开展平贝母机械化采收设备研究,提高了平贝母种植户经济效益。
为彻底改变靠卖“原子号”中药原料的生产格局,该区近年来做了积极探索,取得初步成效。在“红星平贝母”国家地理标识保护产品和“清水泉”牌商标基础上,积极加大研发力度,并与天津大学合作对平贝母进行了深度开发,以平贝为主要原料开发平贝功能系列保健品,延长产业链,提高平贝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2015年4月,清水泉牌平贝梨汁饮料保健食品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生产品准证书。同年8月与国药集团上海健康产业研究院签订合作生产销售协议,今年该产品实现了产业化,并投放市场。
今年,随着平贝市场价格不断回升,该区林场职工群众发展平贝经济积极性再度高涨,纷纷加大了种植投入,今年预计该区平贝产值将突破6000万元,为红星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