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社会 正文

感应灯变“长明灯” 居民心疼又纠结

http://yichun.dbw.cn   2015年11月25日 08:28:59

  “原来楼道里的感应灯很好用,晚上回家很方便。可是现在我们楼道里的感应灯不受控制了,只要感应灯座放上灯泡就一直亮,也不分白天黑夜,根本不受控制。”22日,市中心区八一小区3号楼4单元的居民王女士给本报打来热线电话反映,楼道里的感应灯不受控制,一天24小时都亮着,成了“长明灯”,浪费了大量的电,让人非常心痛,不知道到底该不该安上灯泡。

  当日,记者来到王女士所住的小区。在3号楼4单元5楼,楼道里白天亮度充足,没有任何声响,但是感应灯还在亮着。王女士说,“最开始发现楼道里的感应灯出现这种情况是今年初,原来的灯泡坏了后,对门邻居自己换上了一个,结果就一直亮着。因为担心浪费电,我们只在春节期间用了一周,就把灯泡拧下来了。最近,因为天黑的早了,我以为原来的一直亮可能是度数过大,又买了个度数小的灯泡安上了,可还是‘长明灯’。看着它天天亮着浪费电心疼,不安吧,楼道太黑不方便。邻居们商量了几回,猜测可能是灯座出了问题,可是不知道归哪个部门管啊!”

  记者经过走访调查,发现新兴小区11号楼、永红小区6号楼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我们小区11号楼3单元楼道里的感应灯变成了‘长明灯’,没人管快两年了,一直靠邻居白天将灯泡卸下、晚上再安上这么控制,可是晚上安上后感应灯就一直亮着,也浪费了不少电。”市中心区新兴小区居民安女士对记者说。

  市民希望通过本报呼吁一下,相关部门能关注楼道里的感应灯变成“长明灯”一事,快速拿出方案解决这个问题,不要让资源白白浪费。 本报记者王哲

作者:    来源: 林城晚报     编辑: 李春红
文化园区里
    墙上挂着刚穿好的红辣椒,地里还有一大片秋白菜,菜地后是几间茅草房……
记者眼中的记者们
    ——2015年首届伊春国际森林马拉松赛事剪影
“森林之城”户外青旅“高调”参赛
    迷你马拉松比赛报名刚开始时,40多人的森林之城户外青年旅舍早早的报上了“大名”。
热点推荐
低价旅游是贪心还是欺诈
    低价旅游,却透着许多不确定性,价格低到什么程度?
打破职务消费的“筐”
    职务消费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搞个学历……
民生调查:“临时工”究竟是什么工?
    “临时工”,一个在计划经济时代耳熟能详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