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护中加快转型发展
当前我市转型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承受着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转型的“双重压力”。面对压力,我市正在积极进行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并努力探索一条保护与发展并行不悖的转型发展路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决不能再走过去那种过度依赖资源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老路。那么新路怎么走,就是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化发展道路,真正构建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林区决不能掉队。现阶段,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依然是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发展慢、经济总量小、群众收入低,我们保护生态的“正效应”还没有完全体现在发展的成果上。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发展定位,从伊春实际出发,我们更加应把“求进”作为重中之重,更加应把突出“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深入挖掘和最大程度地释放生态潜力与优势,争取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实现绿色崛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那么如何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就需要我们在保护中加快转型发展,要按照“林业经济林中发展、林区工业林外发展”的思路,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强化产业功能分区,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以最小的空间释放最大的产业潜能,以最少的资源利用获取最多的产业裂变。因此,我市在招商引资上项目时,要不断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坚决摒弃破坏生态的项目,大力推进节能减排项目,始终坚持“三个坚决不上”,即:污染环境的坚决不上、破坏资源和生态的坚决不上、高耗能源资源的坚决不上。重点围绕森林生态旅游业、森林食品北药业、矿产开发及冶金建材为主导的“3+X”产业,谋划延伸下游精深加工项目,做长产业链,加快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要素向园区集聚,走上一条“生态保护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绿色发展之路。
在保护中加快转型发展,就是要依托并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主导型产业,加快形成“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的林区新型的产业结构。以新型工业化为路径,积极推广低碳技术,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本质安全型产业体系。以服务业现代化为方向,集中打造现代物流、现代商贸、体育休闲、会议会展、旅游地产、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进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转型发展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