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经济 正文

林城“剁手党”纷纷变身“精明党”

http://yichun.dbw.cn   2015年11月17日 14:14:28

  林城晚报讯(记者 王葱郁)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对我市的消费者而言,经历了“七年之痒”的网购消费,再次面对“双十一”,消费也变得更加理性。

  每年的“双十一”都刺激着消费者无数的购买欲望。为了抢到一件超值商品,半夜守在电脑前下手购物的市民不在少数。市民卢女士对两年前自己度过的“双十一”仍记忆犹新。“我将手机闹铃设定到晚上11点30分,起床后,守着电脑,就等着凌晨过后极速结账,生怕我挑中的产品抢不到,买来之后感觉很划算。”当日,她花掉了近一个月的工资。今年从11月初开始,卢女士每天都接到数条短信,不是促销就是推广,内容看起来很让人“兴奋”,但并没有引出卢女士的“馋虫”。“虽然也会从网上买东西,但不会就单等着‘双十一’这天下手,而且网上陷阱很多,经常会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所以我现在买东西已经很理智了。”卢女士说,她已经从以前随便刷的“剁手党”,成长为现在货比三家的“精明党”了。市民王女士也曾是地地道道的“剁手一族”,她表示,每年一到“双十一”这天,总觉得自己不买点什么就亏了。“我总是提前一个月就把想买的东西放入购物车,定点去淘宝、天猫、京东等网站领取优惠券、打折券,就等着‘双十一’当天商家搞促销把商品买下来。”王女士说,结果买回来后有许多东西不尽如人意,退货、换货又非常折腾。经历几次之后,现在她已经不再冲动,只买些该买的东西。

   记者采访发现,同卢女士、王女士一样,现在为数不少的消费者已经没有了当初对“双十一”的狂热追捧,而是较为理性地选择需要的商品。今年的消费者更愿意把功课做在前面,提前比价、比商品,再决定是否购买,购买哪一款,而不是在“双十一”当天盲目抢购。

作者:    来源: 林城晚报     编辑: 李春红
文化园区里
    墙上挂着刚穿好的红辣椒,地里还有一大片秋白菜,菜地后是几间茅草房……
记者眼中的记者们
    ——2015年首届伊春国际森林马拉松赛事剪影
“森林之城”户外青旅“高调”参赛
    迷你马拉松比赛报名刚开始时,40多人的森林之城户外青年旅舍早早的报上了“大名”。
热点推荐
低价旅游是贪心还是欺诈
    低价旅游,却透着许多不确定性,价格低到什么程度?
打破职务消费的“筐”
    职务消费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搞个学历……
民生调查:“临时工”究竟是什么工?
    “临时工”,一个在计划经济时代耳熟能详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