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资讯 正文

贵州:“四在农家”扮靓美丽家园

http://yichun.dbw.cn   2015年11月16日 14:57:23

  如今的贵州省安顺市旧州镇浪塘村,清澈见底的邢江河宛如玉带穿过村庄,岸边的水车转个不停,细软的柳条在微风中摇曳着轻柔的身姿,三五成群的游客在石砌的步道上漫步。“过去的浪塘可没这么美。”当地群众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该村以前道路狭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畜禽乱跑、粪草乱堆,是名副其实的“脏乱差”。

  浪塘之变,是贵州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贵州省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目标,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6项行动计划,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初步实现了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本领、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

  据初步统计,该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点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超过15%,80%以上农民掌握了一门以上的技术,普遍修建了农村文化活动室、文化小广场,实现了水、电、路、电话、广播电视“五通”,2.55万个村寨直接受益。

  “贵州农村基本生活条件落后、历史欠账多,补短板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基本出发点。”贵州省委常委、副省长慕德贵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必须从农民最急需、农村最薄弱的基础设施入手,全面解决农村行路难、用水难、住房难、用电难、通讯难、环境改善难等问题。

  2013年,贵州省在总结各地新农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在全省范围内大规模推进更高水平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计划用5到8年时间,累计投资1500多亿元,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截至目前,“四在农家”行动累计完成投资1000多亿元,建成通村道路2.5万公里,通路率提高19%,新增解决928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98%的农村电网得到改造升级。

  在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同时,贵州着力念好“山字经”,发挥山地优势,发展立体型多维度山地产业,通过实施“一村一品”扶持计划,建设特色种养殖业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农超对接基地,打造山地农业、农村电商、山地体育旅游和山地休闲养生产业,推进农业“接二连三”,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奠定了持久的经济基础。

作者:    来源: 经济日报     编辑: 李春红
文化园区里
    墙上挂着刚穿好的红辣椒,地里还有一大片秋白菜,菜地后是几间茅草房……
记者眼中的记者们
    ——2015年首届伊春国际森林马拉松赛事剪影
“森林之城”户外青旅“高调”参赛
    迷你马拉松比赛报名刚开始时,40多人的森林之城户外青年旅舍早早的报上了“大名”。
热点推荐
低价旅游是贪心还是欺诈
    低价旅游,却透着许多不确定性,价格低到什么程度?
打破职务消费的“筐”
    职务消费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搞个学历……
民生调查:“临时工”究竟是什么工?
    “临时工”,一个在计划经济时代耳熟能详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