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保护加速绿色崛起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我国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五位一体”总布局。如果说这一布局为我们描绘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那么今年5月份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则为我们更好地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了方法和路径遵循。我市作为全国重点国有林区,在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那么我市如何肩负起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率先实现绿色崛起?生态保护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绿色崛起,保护为先。我们要紧紧抓住我市获得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这一历史机遇,以《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为引领,着力提升生态保护和建设层级。要坚守生态红线,严厉打击涉林涉木违法行为,切实加强森林防火能力和自然保护区建设。要强化生态保护,结合天保二期工程,加大林地、耕地保护力度,坚决打击乱开地、乱挖鱼塘、乱建房的“三乱”行为,严防林地、土地资源流失;加强预防、扑灭、监测为重点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森林火灾扑救应急体系建设,确保森林资源安全。要推进生态培育,深化森林资源管护经营承包责任制,突出抓好中幼林抚育、人工造林、低质低效林改造,不断提升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能力和水平。要强化生态修复,重点加大对山坡地以及矿山废弃地等生态破坏区域的植被修复力度,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确保我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名符其实。
保护为先,就要以改革为动力,创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我们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进林区改革,通过改革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改革激发发展活力,通过改革挖掘发展潜力。要继续推进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推进林业资本化运营、推进林场所布局调整和生态移民。要健全生态检测保护制度,完善生态建设年度报告制度;建立完善生态恢复评估考评和公共发布制度;研究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此外,我们还要按照《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加快推进包括政企分开在内的一系列林业综合改革,全面释放林区的林业生产力和生态保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