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头 小扫帚 破瓶颈
——谈学习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
白铁滨
生活在林区的人,以前对贮木场、木材加工小区堆积如山的大木头习以为常。随着可采资源越来越少,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职工由“采伐人”变为“护林人”,各级干部也对以前粗放的林区生产生活方式有了更多的反思和思考。全市各区(局)的贮木场“腾笼换鸟”,不仅学会了土地置换,职工有的从事了林下种养植业,更多职工拿起了“小扫帚”,当上了环卫工人。表面看这种变化没什么值得惊喜,但却实实在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全市“坚定不移走转型发展道路”的轨迹。
破瓶颈,因为,伊春正处于一个重要历史节点。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缓慢复苏、整体低迷;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调整、结构优化,处于一个较长转型升级期;受自身能源主导的经济结构和“三期叠加”深度影响,全省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在这种大背景下,全市经济自去年以来承受了较大下行压力,让各级领导感受到了结构性矛盾的根本之痛,更让我们认识到了转型发展迫在眉睫。解决伊春问题的出路在转型,根本在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转型发展将是伊春最重要、最紧迫的重要任务。
破瓶颈、转型发展,就必须抓住根本、主动作为、自觉而为,抓重点、破瓶颈、重落实、求先行,杜绝一切犹豫,不惧任何风险,冲破利益藩篱,善于把握发展形势,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突破思想认识上的“四个不适应”。一要突破对互联网迅猛发展和科技快速变化挑战的不适应。当今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一些领导干部对此知之不够、思之不深,习惯用传统思维应对新情况、处理新问题,一些部门不了解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深刻变化,既束缚了自身能力的提升,又抑制了转型发展路径的拓展。二要突破对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的不适应。固守老思维、老办法没有出路,寄望“资金补血”解决不了转型问题、结构性问题和债务风险问题,无疑是饮鸩止渴。三是要突破不计生态代价,搞“人定胜天”求发展的不适应。竭泽而渔,是不可不可持续的。坐拥生态优势,不把优势转化成为现实发展,伊春就没有前途。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伊春转型发展,核心在于找到保护与发展的结合点,找到生态与经济、美丽与富庶互动双赢的发展模式。四是要突破对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不适应。一些领导干部法治意识还不强,依法办事能力还不高。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说易行难。一些管理部门离开行政审批、缺了分钱分物手段,还不太会加强政府管理,缺少制度化、法治化、常态化的事中事后监管;一些企业还不擅长在市场经济中搏击,还是找政府、要政策、吃资源资产老本。加快转型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好伊春的生态优势,在促进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上下功夫;加快转型发展,必须用足用好当前面临的一系列重要机遇和政策,在创新林区管理,活化林区经营机制,培育特色产业,促进职工增收上下功夫。
在破瓶颈、转型发展道路上,只要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以生态为主导,向绿色要效益、向改革要红利、向创业创新要收益,走生态与经济融合、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转型发展之路。只要我们心无旁骛想发展,一门心思促转型,跨过了转型这道“坎”,伊春的发展必将会浴火重生,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