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要闻 正文

幸福民生的“友好答卷”

http://yichun.dbw.cn   2015年03月19日 08:25:54

  ——友好区扎实推进民生工作纪实

  陈刚本报记者王晶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友好区牢固树立“民生的事是天大的事,老百姓的事无小事”的理念,3年来,用于民生改善支出共计6.18亿元,解决了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向6.7万友好人民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民生保障让百姓“生活无忧”

  有的在聊天,有的在娱乐,有的在散步……咋冷还寒的初春,记者来到友好敬老院,看见老人们正在暖暖的春日下怡然自乐。“这里真是好哟,每天有专人照顾我们的起居饮食,生老病死也不用担心。还时常有人给我们送来吃的、穿的和慰问金。”正在打牌娱乐的王大爷乐呵呵地告诉我们:“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党和社会的温暖。”

  “让困难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民生工作的宗旨。”该区逐步建立起以城乡低保、灾害救助为主体,以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补充,各项救助制度相配套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为困难群体筑起了一道严密的“民生保障网”。截至目前,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359人,8831人纳入低保范围,年人均最低生活保障财政补助标准提高了62元。

  医疗服务让群众无后顾之忧

  “我这次住院看病的费用报销得可真不少。多亏我当初参加了‘新农合’,才大大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日前,刚办理完出院手续的爱国村农民杨大哥感慨不已,“要是没有新农合,像我这样的病根本不敢去治。”

  针对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该区把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率和受益水平,切实为老百姓撑起了一把健康“保护伞”。仅2014年,就有726人沐浴在了“新农合”的和煦春风里。

  在稳步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同时,该区为职工医院增置了螺旋CT机、彩超机、酶标仪等新型医疗卫生设备,将职工基本医疗药费核销上限提高到11万元,居民医疗药费核销上限提高到6万元,并开通慢性病核销项目,切实缓解了职工群众“看病难、治病难”的压力。

  教育均衡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新学期,老师使用了新的教学仪器,不仅让我们在课间能够更好的了解知识,而且提高了学习兴趣,同学们都特别开心。”友好区第一中学初二(一)班学生李博文高兴地对记者说。

  为了保证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该区依托第三中学省级示范高中的教育品牌优势,以及友好区在全市所处的区位优势,调整学校规划布局,整合教育资源,打造教育园区,以教育发展吸引人口聚集,进而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走出一条林企办学的新路。先后与北京景山学校建立了网络数字平台,与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建立了友好校关系,通过共享教育资源,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秀人才,使该区的师资队伍素质和办学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过率达到99.57%,超过了市指标规定的95%标准。中考成绩连续实现上台阶,小学辍学率始终保持为零。今年,该区又为各中小学配置教学一体机、计算机、电钢琴、五线谱视教板等教学设备,极大地满足了教师多媒体教学的需要。

  安居工程让百姓居住环境大改善

   日前,记者在友好新城环城走了一圈,随处可见矗立着的一排排大气别致的楼盘。

  数据显示,几年来,该区共完成棚户区改造107.3万平方米、小区路面硬化40万平方米,做到了住宅楼建成,小区硬化、绿化跟进完成。先后还新建及维修改造道路8条,建设居民广场7000平方米。新建日供1.5万吨自来水厂投入使用,建设换热站12个,铺设采暖管网2.3万延长米、给排水管网4.2万米,栽植绿化树9.8万株。

  “我现在的住房是二室一厅,82平方米。”拆迁户刘大哥高兴地说:“原来住的是平房,低矮阴暗,现在选的这个楼房太敞亮了,我觉得太幸福了!”

  然而对友好百姓来说,喜人变化还远远不止这一点。在保障百姓住上“舒心房”、“幸福房”的同时,该区又提出了建设“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新友好”战略目标,大力实施城区路网建设工程,不断拉大城区框架。全面推进“东泉、南湖、西居、北商”四个区块的建设,全面提升城区品位。建成精品小区和集餐饮、住宿、娱乐、商贸于一体的商业中心……今年,将依托滨水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丰富的地热资源,着力引进落户前景广阔的养生养老和旅游项目,打造全市康体、养生、养老、休闲度假集散地。

  曾经的平凡小城,一幢幢高楼在拔地而起,一条条宽畅道路在不断延伸,一个个美丽花园在悄然出现……随着友好在山水间大手笔的泼墨,小城在迅速长高、长大、变靓。

  文化惠民让城乡群众文体活动丰富

  “抬手、击鼓、跨步……”随着一声声清脆响亮的口令,二三十个中老年人正在精神抖擞地击打着腰鼓。他们舞动起打鼓棒来,有招有式,或刚劲,或柔韧,英姿飒爽,风采十足……日前,记者在向阳社区中老年文化大学看到了这一幕美丽的场景。

  “每天都有很多居民到这里来看书、下棋、锻炼。”正在指挥排练的李大爷告诉我们,自从有了中老年大学,这里就成了居民茶后饭余的首选之地。“这里场地开阔,设施齐全,很适宜开展各种文体活动。”

   近两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文化不断走向大发展大繁荣,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在日益增长。为给广大群众提供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的平台,该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活动为载体,以服务为目标,努力丰富城乡人民群众的文体生活。截至目前,已发展10支文艺团队,下设舞蹈、合唱、器乐、书画等4个分团,开展了具有友好特色的“春潮之声、多彩之夏”文化志愿服务活动30多场。群众参与率达到了99%,覆盖面达到了100%。

  如今步入友好,就俨然进入了一个健康的文体乐园,无论是在社区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还是在城区公园、广场,时时都能看到看书、跑步、练剑、跳舞等各种文体活动交相辉映的温馨场景。

作者:    来源: 伊春日报     编辑: 李雪萍
热点推荐
打破职务消费的“筐”
    职务消费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搞个学历……
民生调查:“临时工”究竟是什么工?
    “临时工”,一个在计划经济时代耳熟能详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