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伊春新闻网  >  林海涛声  >  网络美文
我儿时的春节
http://story.dbw.cn  2017年01月25日 08:38:09

  与其说“春节”,我更愿意叫“过年”。小孩都盼年,进入腊月,年在孩子心里已经进入倒计时了。大一点的孩子会在劈柴禾的时候,把最好的“老杆”攒起来,留着过年煮饺子用。白松老杆里的虫子在炉子上烤的香气至今难忘。

  到了腊月二十三小年,过年就开始了,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男孩子会跟哥哥们去山上砍灯笼杆,选最高、最直溜的,在杆子顶绑上树枝,树枝上面粘一些五彩旗。然后开始冻冰灯了,把胶皮桶装满水放在室外,在上面弄一个窟窿,冰层够厚以后,把里面的水倒掉,拎到屋里化一下,冰灯就能拿出来了,把蜡烛从窟窿放进去,冰灯就做好了。女孩子们在屋里糊墙,报纸不够,就用书本,最后贴年画。

  大人们当然更忙碌了,忙着烀豆馅儿、蒸干粮。每年腊月二十七八的时候,母亲都会炸很多种面食,炸刀鱼算是其中最好的菜了。那时家家孩子多,保证孩子们过年穿上新衣服是件很重要的事。母亲会做针线活,我家有一台缝纫机,一家人的衣服都是母亲做的。记忆里,进了腊月,母亲每晚都在煤油灯下踩那台缝纫机。

  期盼中,日历牌终于掀到了大年三十。当父亲卷起窗户上厚厚的棉帘子,寒气立即把玻璃上面“烙”上一朵朵漂亮的冰花。当意识到今天就要过年的时候,起床的速度超常的快。套上母亲晚上放在枕边的新衣服,纸儿包纸儿裹地揣好母亲给的几毛压岁钱,感到无比的幸福。大年三十小孩子就开始扎堆儿玩了。大人们的活很多,上午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福字,有的人家还在牲畜圈上贴上“肥猪满圈”、“金鸡满架”,大门对面贴“出门见喜”。母亲要准备中午饭,那时家里都没什么菜,青菜都是窖藏的冬储菜。父亲把屋后面土包上的雪清理掉,拿走成捆的草,露出菜窖门。一股热气冒出来,门洞里挂着厚厚的霜。父亲把白菜、大头菜、萝卜放到筐里,我跟着姐姐用绳子拉上来。年三十的午餐是最丰盛的,除了过油的那些菜,关里老家寄来的花生也难得一见。

  火急火燎地吃过中午饭,撒腿就往外面跑,村子里巷口胡同都是孩子,男孩子把鞭炮拆散放在兜里,一个一个燃放。有一种叫“麻雷子”的炮仗特别响,点燃以后用罐头盒扣上,罐头盒飞起10几米高。女孩子们凑在一起玩欻嘎拉哈,在炕上欻来欻去,乐此不疲。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亮起了红灯笼,比谁家的灯笼挂得高。冰灯放在院子里,把院子照得通亮。孩子们都拎着用罐头瓶做的小灯笼,外面粘上剪纸,里面点上一支“磕头了儿”,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挨家走。

  疯玩到半夜是必须回自己家吃饺子的。母亲和姐姐们已经把饺子包好了。饺子馅儿一般都是萝卜或者大头菜加一点猪肉,也会加上一些炼荤油剩下的油滋了,特别好吃。父亲把白松老杆放到灶膛里烧水,白松柈子发出清脆的啪啪声。年夜饭开始之前,母亲会让我去院子里放一整挂鞭炮,村子里鞭炮声不绝于耳,夹杂着二踢脚的炸响。母亲在年夜饺子里面放了一枚硬币,困得睁不开眼睛的我努力吃着,为了咬到那枚硬币。

  (凭着对儿时那段牢不可破的记忆,仿佛又一次回到了无比欢乐的童年。能把这些星星散散的记忆表述出来,对于初中二年级辍学的我来说已经勉为其难了。写这篇短文的一个上午,我都沉醉在久远的往事里。那里有我欢乐的童年;浓浓的乡情;难忘的解放村,还有令我魂牵梦绕的——父亲、母亲!)

作者:老成  来源:林城晚报  编辑:李春红

  

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严禁在互联网发布涉密信息。
伊春新闻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4583608537  举报邮箱:baitiebin@163.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黑B2-2008097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12006001  哈公网监备23010002003717号
版权所有: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中共伊春市委宣传部    伊春日报社主办    yichun.dbw.cn